老師說的對,媒體從來都是雙刃劍,你能用,對手一樣能用。
不能再拖下去了,必須先開口,要不然我就成笑柄,還成就你張之洞的名聲。
朱允炆輕輕咳了一聲說道:“張卿,今日朕突發奇想,忽然想來張府看看,叨擾了。”
張之洞微笑著說:“陛下,您光臨貴府,實在是我無上的榮光,光耀門楣載入史冊的美談,怎可說叨擾,我應該感謝陛下的榮恩才是。”
朱允炆被張之洞的漂亮話惡心住了,這是在誇我嗎?分明是借著機會乘機盡可能的往你自己,往張府身上貼金,你可真是一點都不跟我客氣。也許我貿貿然的來張府就是個錯誤,老師說的對,當皇帝就是有這樣那樣的顧忌,這回是我沒有深思失算了。
朱允炆說道:“張卿,現如今我大明四麵開疆拓土,疆域不可說不廣,可是朕最近讀史書,發現秦朝邊軍強而遠,中原有變根本就無力或者來不及救援,唐朝,邊軍叛亂才發現中原守軍太平日久根本不堪一戰,此事可以說不急,卻是相當的重要。”
張之洞笑著說:“陛下,可將邊軍中已經到服役年齡的老兵和退役的士兵打散,將仍有戰力,願意繼續當兵報效朝廷的組織起來,和小部分新兵混合重新編隊駐守中原就是了,而常年在外征戰的邊軍,新兵過去很快就成了老兵了。陛下放心,待老臣思慮周全之後,定上奏折給陛下解了此憂。”
朱允炆此時心中千萬隻草泥馬奔騰而過。居然搶朕功勞,我就隨口一提想帶出後麵的話題,你倒是大包大攬的將功勞全兜自己身上了,還用你來提解決方案?我自己就有好幾套方案在等待時機準備實行呢,我跟老師那些年不是白學的。
我忍!
朱允炆說道:“張卿,我也是知兵之人。兵者,國之大事,生死之道,不可不察。朕在皇宮中看到的都是各地奏報,朕決定了,親自乘火車沿途北上,查看中原各地駐軍的情況,眼見為實。”
張之洞聽後答道:“陛下英明,中原各地的駐軍真的要知兵之人親自去看一下,陛下親往,自是最佳。”
就這樣同意了?會不會哪裏不對或者我多疑了?
朱允炆心中很是不爽的離開張府,心中暗自咒罵著:“要不是我趕時間,完全可以等朝會的時候再做的,這回算便宜你了。”、
張之洞親自送朱允炆坐上汽車,目送遠去後,早就在一旁等候的記者們一下子全圍了上來。
朱允炆讓司機將自己送到吳凡的府上,臨了對坐在邊上的侍衛說:“盯一下張之洞在我離開後都在幹嘛?說了什麼做了什麼?”
朱允炆站在門口,隱約能聞到一股燒烤味,天空也飄起了嫋嫋的煙氣。
該不會是燒烤吧?
門剛一打開,朱允炆就直接走了進去,循著升起的煙和香味走到了花園,這是一個充滿了中國古典韻味的園林。
可是,他們居然很是破壞風景的在花園裏一顆大槐樹下麵,架起了一個大鐵鍋,還有一條長長的鐵架子。
吳凡他們正各自拿著一根根肉串在燒烤。
朱允炆好奇的走進後才發現,那個大鐵鍋其實是個特大號的火鍋,能看到辣椒和各種火鍋料在紅色湯水裏翻滾著,散發出讓人流口水的香味。
眾人看了一下朱允炆,卻也沒人招呼他,各自調製著自己手上的烤肉,朱允炆可不會跟他們客氣,直接下場,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在老師身邊那些年,吃這方麵老師總是能給他帶來驚喜。
日正當中,六張搖椅在大槐樹下一字擺開,每個搖椅旁邊支起了一座小圓桌,朱允炆夾起一塊火鍋料放進嘴裏後,邊吃邊吐著舌頭怪叫著說:“受不了了。”
朱允炆腆著肚子躺到了搖椅上,嘀咕道:“太糾結了,好想吃,卻又太撐了。”
此時女仆已經端上了各色果汁放到了圓桌上。
朱允炆拿起一瓶喝了一小口說到:“老師,你還真的是來辦事兼度假啊。”
吳凡笑著說:“在你這才能夠徹底放鬆一下,不用每天為了活命為了任務而煩惱。”
此時一個錦衣衛走了進來,抱拳說道:“陛下,探子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