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5章(2 / 2)

管家之話兒尚未說完,裏麵一直緊咬牙關躺著的薛姨媽,又大聲哭嚎了起來,“我的蟠兒啊!好好一個人,那裏是說死便能死的?必是為奸人所害!”一麵又拉著王夫人的手,哭道:“姐姐,你一定要回去告訴姨老爺,求老爺為咱們母子做主啊……”

那王夫人情知賈政心裏素來不甚待見薛蟠,偏眼下又不好拂薛姨媽的意兒,隻得幹答應著:“妹妹隻管放心,過會子家去後,一定說與老爺知道。”說著又軟言安慰起她來。

隻是薛姨媽原就青年寡居,如今又老年喪子,其悲傷苦痛,自非未親身經曆過之人所能理解,因此王夫人鳳姐兒的勸慰,竟是絲毫兒作用不起,眨眼兒幾個時辰過去了,她猶顧自哭嚎著。

王夫人與鳳姐兒心裏便皆有些兒不耐了,正欲開口說要回去,忽然又有賈母得了信兒,打發了鴛鴦親自過來,道:“老太太亦聽說噩耗了,勸姨太太寶姑娘千萬節哀,不要哭壞自個兒的身體。還說如今哥哥新喪,妹妹好歹得一年的功服,咱們雖為骨肉親戚,務須避這個嫌,傳了出去,到底不好聽,問姨太太能否延遲婚期?”

一席話兒終於將沉浸在自個兒巨大悲傷中的薛姨媽驚醒了過來,又見一旁寶釵不住向自己使眼色兒,因趕緊拭了淚,道:“請姑娘回去告訴老太太,如今萬事已準備妥了,賓客們業已請好,若再推遲,外麵兒人不定怎麼說咱們兩家呢,倒是按先定好的日期來。”

鴛鴦聽說,忙一一應了,又道:“好不好,究竟還得回去問了老太太才知曉,奴婢先告辭了。”說著辭了王夫人薛姨媽等,一徑往回去了,餘下薛姨媽與寶釵,亦顧不得傷悲了,滿心惟願賈母不要以此為借口,再刁難寶玉與寶釵的婚事才是。

母女兩個卻不知道,賈母之所以命鴛鴦來這般說,用是正是“以退為進”之計,亦即先看準了薛家一心想讓寶釵早點兒進賈府大門的心態,先給她母女一個危機感,這樣兒即便她們原想的是要推遲婚期,亦不敢再推遲了,畢竟一開始就非人家要求娶自家的女兒,而是自己家巴巴要將女兒嫁過去!不得不說,賈母此計用得十分巧妙,果然不愧比薛姨媽母女兩個多吃了幾十年的飯!

一時鴛鴦回來,道:“老太太說了,既是姨太太與寶姑娘為大夥兒考慮,咱們亦斷不能拂了她們的意兒,隻是以後姨太太就剩下寶姑娘一個女兒,偏展眼又要給了寶玉,想著便不忍心的緊,因此請姨太太明兒起便拿咱們家當自己家罷,橫豎寶玉以後就是姨太太的‘半子’,身為人子,贍養母親,那亦是本分。”

薛姨媽聞言,感激不盡,乃向鴛鴦道:“還請姑娘回去告訴老太太,咱們母女對老太太的好意,皆是感激不盡,明兒少不得厚起臉子,拿這裏當自己的家了,還請老太太到時不要嫌煩才是呢。”

鴛鴦聽說,便笑道:“奴婢一定將姨太太的話兒帶到。”

於是送別王夫人鳳姐兒鴛鴦等人後,薛姨媽寶釵母女兩個便與家下人等商量著,草草埋了薛蟠,又想著以後隻剩娘兒兩個相依為命了,仰仗賈府的地方還很多,遂在已準備好了的嫁妝的基礎上,又加了足足一倍還要多的東西,方安心的等待起幾日後的大喜之日來。

展眼已是九月二十六日,亦即賈母為寶玉與寶釵擇定的婚期。可喜這日天氣晴朗,倒整好兒適合辦喜事兒。

雖則因著國喪,榮府未敢大宴賓客、十分鋪排聲張,然因著大喜之日元春將駕臨,幾家至親如王子騰家、小史侯家等的女眷,幾家幾代世交如壽山伯府、神武將軍馮家等,亦要悉數列席,因此自二門起,榮府內院猶是經過了一番悉心妝扮的,又專門請了幾台小戲搭在賈母正房外,瞧著倒像是辦喜事兒的樣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