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8章(1 / 2)

翌日一早,當黛玉才在王嬤嬤紫鵑雪雁等人小心翼翼的服侍下,起得身來並用過一盞燕窩粥後,宮裏皇後與熹妃打發來的太醫和送賞賜的嬤嬤們便到了。

先傳了嬤嬤們進來,待其行禮問安完畢,黛玉便要起身先回過娘娘們的話兒,慌得那幾個嬤嬤忙擺手賠笑道:“才來時娘娘們便再四叮囑了奴才們,千萬要請福晉不必拘禮,一切以身體為重的好。”

聞言黛玉遂未再堅持,複又坐回榻上,又命嬤嬤們坐了,令丫頭倒了茶來,方笑問道:“娘娘們這幾日身上好?煩請嬤嬤們過會子回去稟告娘娘,明兒我再進宮請安謝恩。”

話音剛落,其中一個嬤嬤便笑道:“這個娘娘們亦早料下了,說是請福晉不必進宮,隻管調養好身子便是,明兒待娘娘們空了,還要親自來瞧福晉呢。”

又請示,“娘娘們到底不放心,因打發了太醫來瞧瞧福晉鳳體有那些地方是需要好生滋補一番的,是眼下便請進來還是?”

黛玉自然明白皇後與熹妃是不完全放心雪雁姐妹的醫術,畢竟在她們看來茲事體大,因點頭道:“就這會子請進來罷。”一個老嬤嬤便答應去出去了。這裏紫鵑便領著小丫頭扯好了幔帳,旋即留下王嬤嬤在外料理,亦跟著回避了。

一時隻見老嬤嬤領著幾名太醫進來,垂首跪在了幔帳外,紫鵑遂拿絲帕遮了黛玉的手腕兒,輕輕拿至外麵兒,置於小枕上,方便太醫診脈。

便見幾名太醫依次上前左右手都診視過了,方聽其中一個躬身兒道:“福晉眼下已有孕兩月有餘,脈象平穩,並無不妥之處,隻福晉生來體弱,下官過會子便開些兒滋補的藥膳方子,自明兒起一直服用到七八個月時再停下,管保生產時一切順利,母子俱安。”

一席話兒說得王嬤嬤喜笑顏開,道:“承太醫吉言了。”遂命老嬤嬤們,“請至外書房讓平小子好生看茶伺候著。”

這裏眾人見太醫去了,方撤了幔帳,複又坐下吃起茶說起話兒來,不過一些兒說黛玉好福氣兒,皇家好福氣兒的恭喜奉承話兒,不消勝記。

不提太子府上,如今且說弘曆自昨兒個夜裏得知黛玉有孕之後,喜悅難耐,隻恨不能讓全天下人都知曉自己的幸福與滿足,因在早起進宮上朝的路上,頭一個便忍不住告訴了弘晝。偏那弘晝又最是個藏不住話兒的,不待雍正帝駕臨養心殿,便將此事兒告訴了弘瞻、弘曉、弘皎等人,於是一傳十,十傳百,不過短短半盞茶的時間,滿朝文武倒有一多半兒已知曉此事了,遂都趕著弘曆說‘恭喜’、‘明兒一定討杯喜酒吃’等話兒。弘曆少不得周旋一番,幸得雍正帝及時駕臨,眾人方暫且止住了。

好容易散了朝,弘曆也等不及叫上弘晝,隻打發了一個小子去永壽宮請熹妃到坤寧宮,便忙忙往坤寧宮方向去了。他實在等不及要將這個好消息告訴皇後與熹妃了,以便能徹底打消二人有意無意想與他與妾室的念頭兒。

彼時皇後正坐在妝台對鏡理妝,瞧得弘曆一大早便過來,不由笑道:“今兒個怎麼一大早便請安來了?別是又惹惱了你皇阿瑪,來搬本宮作救兵去的罷?”

弘曆忙行了個禮,方笑道:“難道在皇額娘眼裏,兒子就是那等隻會惹禍之人?”因見熹妃還未到,便先拿其他話兒來岔開了。

娘兒倆正說著,就聽得外麵兒有小太監高唱:“熹妃娘娘駕到——”

滿屋子宮女嬤嬤便都跪下了,弘曆忙亦站了起來,肅手立到殿門口兒。

便見熹妃扶著貼身的嬤嬤,被一眾宮女太監簇擁著進來了。先與皇後見了禮,又領皇後之命坐到了其對麵兒的榻上,熹妃方嗔道:“你這孩子,打早兒便來打擾你皇額娘,又巴巴的請了我來,敢是有什麼好事兒要說不成?”

說得弘曆得意一笑,道:“老話兒說‘知子莫若母’,果真還是額娘了解兒子。”說著也不待二人追問,他自己便按捺不住說將起來,“實不相瞞皇額娘與額娘,兒臣今兒個之所以打早兒便來請安,實在是有一個天大的好消息要稟告二位額娘,玉兒她,有身孕了……”

“果真的?”一語未了,已被皇後與熹妃異口同聲的打斷,“幾個月了?太醫怎麼說的?”二人的臉上,俱是滿滿的緊張與喜悅,似是不敢相信如此大喜之事,竟突然降臨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