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七章 古都春曉(四)(3 / 3)

生活中的一個普普通通的細節,就這樣被曆史忠實地記錄下來,隨後永久性地保存在一個人的腦海裏。這個人名叫李元。當時,他正坐在火車上。

火車在往前開。

李元的思緒也在往前奔跑。

兩個月前,李元還是華北大學一名品學兼優的畢業生。當他聽說北平即將和平解放,被中央軍委新近任命的北平軍管會主任葉劍英,決定將華北軍政大學所屬的步兵學校學員改組成北平糾察總隊,同時,根據接管城市工作的需要,又決定從華北大學抽調一部分知識分子,參軍入伍,參加糾察總隊的工作,李元便積極報名,要求參軍。招兵的人問他,你為什麼要參加解放軍,當一名糾察隊員?李元說,為了維護古都的社會治安,為了北平順順當當地回到人民的懷抱。招兵的人就笑,說知識分子,就是不一樣,說起話來文縐縐的。李元就問,同意我當兵啦!招兵的人說,你說呢!後來李元如願以償,穿上了軍裝。

參軍後,李元隨部隊進駐北平南郊良鄉,按照總部的統一安排,開始學習和訓練。在這期間,李元和大家一邊參加軍訓,一邊學習軍事管製條例、入城守則以及城市政策與紀律等項規定。直到2月1日這一天,李元和他所在的糾察總隊,才奉命進駐北平。

北平正處於新舊政權交替之際,潛伏的敵特伺機破壞,地痞流氓、散兵遊勇到處騷擾滋事,社會秩序比較混亂。尤其是原駐北平的國民黨憲兵20團,仗著是蔣係,不聽傅作義的指揮,竟把4000餘支長短槍就地散失,對北平的治安造成了很大的隱患。李元他們的任務就是要維護北平的社會秩序、肅清匪特、收容散兵、收繳槍枝、查收違禁物品以及在街道巡邏、糾察軍容風紀等。

這一天,李元和幾位糾察隊員在東四地區巡邏,見一三輪車夫在向顧客招徠生意。那個三輪車夫吆喝的方式與同行不一樣,別人大都是“先生,您要車嗎?”臉上笑眯眯的,十分和藹;而那個三輪車夫說起話直衝衝的,“上哪啦,說的是你啦!”不像出苦力的,倒像個乘車的。後來他好不容易拉到一個顧客,上車時,竟是偏腿從後座跨上去的。這一細小的動作,立即引起了李元的注意,李元想,一般車夫都是腿向前邁上車,生怕一不小心碰著顧客,而像他這樣的三輪車夫,實屬罕見。因為可疑,李元便上前攔住盤問:“停車,我們要檢查。”

那個車夫刹住車,人從車上下來。

李元說:“請出示身份證。”

車夫以標準的姿勢答道:“有!”然後發覺漏了餡,連忙慌慌張張地說:“忘……忘了帶了……”

說著,車夫就想溜。

李元把胸著挎著的卡賓槍一橫:“站住!你到底是幹什麼的?”

那個車夫見無處可逃,隻好老實交代:“長官,我是憲兵,這不是想改行,找個事情做做……不料,第一天出來混,就遇上了你們……”

李元隨後把這個“車夫”帶回大隊,交給了有關部門進行收容。

除了在大街上巡邏,李元和他的戰友們還負責在朝陽門站崗。那時候的朝陽門,人來人往,很是繁雜。有一個特務,曾想混出城,被李元發現了。

被抓住的那個特務20來歲的樣子,細高個子,他走到城門口,被李元攔住,要他接受檢查。當時,屬於非常時期,按照北平軍管會的規定,所有進出北平的人,都應無條件地接受糾察人員的檢查。

李元要對方出示身份證件。

那個人一副套近乎的樣子,說:“我們都是自家人。我也是解放軍。隻不過我們分工不同,你們在明處,我們在暗處。”

李元問:“你究竟是幹什麼的?”

那個人把臉湊過來,神秘地對李元低聲說:“我是北平秘密總組的,直接歸軍管會葉劍英主任領導。明天總組要有活動,領導派我去東壩下通知。”

李元心想,我軍哪有這樣的秘密工作者,還沒幹什麼事,早早就把身份主動告訴了人家。於是,李元進一步問:“你們總組設在哪?電話號碼是多少?”

對方顯得有些不耐煩,但還是告訴了李元。

李元讓他等著,然後進崗樓按照對方提供的電話號碼撥了電話。接電話的人說,是北平秘密總組。是有人去東壩。希望配合一下,予以放行。

放下電話,李元仍覺得那個人可疑。於是,李元便把情況立即向一同執勤的戰友作了通報。然後,按照李元的安排,他們一邊放那個人出城,一邊派人在後麵盯梢,一旦發現對方確是敵特,立即就把他抓起來。與此同時,李元經請示上級領導,迅速按照那個人提供的電話號碼,和戰友們一同找到了“北平秘密總組”。那是位於東四五條的一個四合院。進門一看,根本不像我軍辦公的地方,屋子裏桌椅散亂,酒瓶子一地。屋子裏有四個衣著不整的人,他們見李元等人進來,一臉的驚慌。

李元用槍指著他們說:“站住,別動!我們是北平糾察總隊,現奉命對你們進行搜查!”

那幾個人一聽,麵色慘白如紙,渾身直打哆嗦。

經搜查,屋裏不僅有槍支彈藥,還有一枚用肥皂刻成的“北平秘密總組”字樣的印章。原來,這是一個以原國民黨憲兵20團中的軍統分子陳誌清為首的反革命地下組織,他們不甘心失敗,企圖趁我軍剛剛進城,立足未穩,大肆進行破壞活動……

破獲陳誌清敵特組織的消息,很快登在了《北平解放報》上。那天,李元正在哨位上執勤,一個報童走來,揚著當天的報紙,對李元清脆地喊著:“快來看報啊,解放軍李元抓住了狗特務!”

那個報童不認識麵前站崗的解放軍戰士就是李元。

但李元聽得真切。他不由把身子挺得筆直、筆直……

連隊在召開軍人大會。

這是這個連隊在進駐北平前召開的最後一次軍人大會。

軍人大會的內容,是按照縱隊的六項入城條件,對全連每一位幹部戰士,進行審查評議,凡是大家認為夠標準的,才有資格隨同連隊一起進入北平城。這很有點像趕考,你要想進京,那麼,你就得接受眾人的評議。

這個連隊的連長、指導員到團裏接受任務的時候,團首長就說了:毛主席、中央軍委安排我們東北野戰軍第4縱隊首批開進北平,是我們的光榮。團首長還說,我們進城,北平的市民們並不知道我們是從東北來的第4縱隊,他們隻知道我們是解放軍,是共產黨和人民的軍隊。因此,我們的政策紀律執行得好壞,也不僅僅是一個縱隊,而是關係到全黨、全軍。同誌哥哎,我們這次進城,影響大得很啦,全世界都在睜大眼睛看著我們呢,所以,我們一定要做出好樣子來!接著,團首長要求全團的幹部戰士,進城後,不動用北平市裏的財物,無論是古跡,還是公共設施以及有形或無形資產,隻準看,不得用;隻準保護,不準破壞。為此,團首長特地傳達了縱隊製定的六項入城條件,即:愛護城市,不準破壞;看守警衛,原封不動;空手進去,空手出來;立場堅定,不被腐蝕,不被壞分子利用;不違犯警備規則;有責任心,別人犯錯誤,積極製止。團首長要各個連隊一定要把入城當作政治任務,把好關。

從團部回來,連長、指導員立即進行動員,並一連召開了好幾次連隊的軍人大會。

會上,連隊采取的方式是,個人先申報,對照入城的條件,給自己打個分,看看夠不夠資格,然後再由大家進行評議。總之,一個一個地過關。

連隊的軍人大會起先開得比較順利,但到了後半截,被副指導員卡住了。副指導員是個大個子,作戰勇敢,平時對戰士們如同親人,可是到了這時候,有人提了意見,且意見很大,認為他不合格。他便急得不行。畢竟是作為首批部隊進入北平城,多大的榮譽啊,將來全連都開拔了,偏偏把他一個人留在城外,那怎麼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