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那個神聖的時刻到來了!
1949年1月31日上午,部隊集合,準備進城。
這時,消息已經在北平城內傳開了,老百姓奔走相告,都說“解放軍1點鍾進城!”結果,北平的大街小巷,擠滿了人。各個學校的師生們,紛紛打著事先寫好的“熱烈歡迎人民解放軍進城”的橫幅標語,敲打著鑼鼓,一副歡天喜地的樣子,走上街頭。最快樂的是那些孩子,他們在大人的人群裏鑽來鑽去,銀鈴般清脆的笑聲撒的到處都是。
大約12點剛過,一輛廣播車開了出來,高音喇叭裏傳出播音員的聲音:“親愛的同胞們,北平得到了真正的和平!大家一直盼望的人民解放軍就要進城了!他們帶來了中國人民最光榮的勝利……”播音員的話,激起了一陣陣掌聲和口號聲!北平市民們個個眉開眼笑、喜氣洋洋,沉浸在歡樂的海洋之中。
12時30分,東北野戰軍4縱10師的官兵們,身著草綠色軍裝,臂戴“平警”的袖章,全副武裝,邁著整齊的步伐,在一輛美式敞篷汽車的引導下,由白石橋向西直門開進。
此時,敞篷車上,站著莫文驊將軍。
在將軍的身後,是一麵由旗手高高擎起的人民解放軍軍旗;在旗手的兩側,是兩名挎著衝鋒槍的威武的護旗兵。
鮮豔的軍旗在高高飄揚!
這麵軍旗,被一支正義之師,從南昌城頭,擎向金沙江畔;從雪山草地,舞向寶塔山下……經曆過槍林彈雨,浸染過烽火硝煙,但她仍舊如此光彩奪目,撼人心魄!
軍旗在向西直門方向飄飛;
鋼鐵的洪流在向西直門方向湧動。
歡呼聲、口號聲、鑼鼓聲,震耳欲聾;
紅旗飄、秧歌舞、彩綢揚,氣氛熱烈。
當部隊來到西直門城門口時,停了下來。城頭上站著幾個荷槍實彈的國民黨軍的士兵。他們竟然拒絕解放軍入城。
解放軍的一名幹部出列對著守城的士兵說:“我們是人民解放軍,前來接防。”
守城的一個士兵說:“我們沒有接到上峰的命令,不能交。”
莫文驊將軍火了,別說你一個城門樓子上的守軍,就是原先城裏的20多萬部隊不都開出城,放下武器了嗎?於是,莫將軍下令:“準備炮火,他們膽敢抵抗,就給我開炮!”
這個發生在解放軍進城中的一個小插曲,很快就結束了。
原來,負責北平城門防務的傅作義部孫英年師,曾接到副司令郭載陽的命令,讓他把守西三門,而其他城門則交解放軍接防。當時讓孫英年守西三門,是為了部隊出城到半壁店進行改編時進出方便。後來,參加改編的部隊出城後,郭載陽忙忘了,所以,西直門守軍也就沒有接到交接防務的命令。
這件事,很快讓先期入城的北平軍管會副主任陶鑄知道了。
陶鑄找來孫英年,厲聲責問:“你還要不要腦袋?為什麼不交西三門?”
孫英年解釋說:“我是奉郭司令長官的命令。”
陶鑄當即與郭載陽對質。
郭載陽用手指著孫英年,沒好氣地說:“我們的人馬出城時要你守城門,現在城都空了,不交那三個城門還留著幹什麼用?”
陶鑄一聽樂了,說:“孫師長,你現在已是解放軍了,一切行動聽指揮,趕快通知西直門,要是遲了,莫文驊準繳了你的槍!”
誤會很快解除,解放軍的入城部隊與西直門的傅作義部隊進行了城防交接。這個曆史性的鏡頭,被我軍的攝影工作者,當場用攝影機拍了下來,以至於人們在今天,仍舊能夠通過熒屏,跨越時空,看到當年那個精彩的瞬間。
在這同一天,新華社以激情洋溢的文字,報道了北平的解放:
“世界馳名的文化古都,擁有二百餘萬人口的北平,本日宣告解放。北平的解放是偉大的中國人民革命運動中最重要的軍事發展和政治發展之一。原有國民黨反動軍隊及其軍事機構大約二十萬人左右據守的北平,乃是執行中國共產黨和毛澤東主席所宣布的八項和平條件以和平方法結束戰爭的第一個榜樣。這個事實的發生,是人民解放軍十分強大,所向無敵,國民黨反動軍隊中的廣大官兵戰意消沉,不願意再作無出路的抵抗和北平廣大人民群眾堅決擁護真正和平民主的結果。北平的國民黨軍主力現已開至城外指定地點,人民解放軍定於本日開始入城接防。北平的人民像親人一樣地渴望著人民解放軍。在知道了人民解放軍即將開入北平之後,北平的工人、學生、市民熱鬧非凡地籌備著盛大的歡迎儀式,並因國民黨軍全部出城之一再延期而感覺不耐。人民解放軍即將和平地開入北平的消息,使這個古城突然恢複了青春活力。”
2月2日,中共中央電賀平津解放。全文如下:
林彪、羅榮桓、聶榮臻、薄一波諸同誌及東北人民解放軍、華北人民解放軍全體同誌:
慶祝你們解放北平、天津,從而基本上解放了全華北的偉大勝利。你們在華北兩個月的作戰中,消滅了國民黨正規軍一個兵團部、一個警備司令部、四個軍部、二十四個整師,連同其他國民黨部隊共約二十六萬餘人,迫使北平國民黨軍華北“剿總”總司令傅作義將軍及其所部一個“剿匪”總部、兩個兵團部、八個軍部、二十五個師、連同其他國民黨部隊共二十餘萬人接受和平條件,出城改編為人民解放軍。凡此偉大勝利,都是我人民解放軍英勇善戰,前後方軍民協力奮鬥和全國人民、全國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一致讚助的結果。華北人民解放軍的偉大勝利,連同東北、華東、中原、西北人民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以及南方人民遊擊戰爭的勝利在一起,已經奠定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勝利的鞏固基礎。國民黨反動政府無論在軍事上、政治上和經濟上都已經陷入四分五裂動搖崩潰的絕境,除了徹底接受中國共產黨所提出、而為全國人民所擁護的八項和平條件、按照人民的意誌和北平的範例,實現真正的民主的和平以外,它就將徹底地被殲滅。
現當偉大勝利的北平古都被解放的曆史節日,將向我全體英勇的三百萬人民解放軍致意!一切在解放戰爭中犧牲的烈士們永垂不朽!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
1949年2月2日
2月3日,是個曆史性的偉大的日子。這一天,人民解放軍舉行了盛大的入城儀式。
入城儀式由兵團司令員程子華擔任總指揮。
參加入城儀式的部隊有東北野戰軍第4縱隊、華北2、3兵團的部分部隊以及特種兵部隊。
上午9時30分,林彪、羅榮桓、聶榮臻、葉劍英、彭真等領導,還有傅作義的代表郭宗汾、周北峰等,一同登上了前門箭樓。
10時整,四顆信號彈騰空而起,入城儀式開始了!
分別由步兵、炮兵、騎兵組成的方隊,威風凜凜地從永定門入城。接著,以一輛裝甲車和四輛載有毛澤東主席、朱德總司令畫像的大型彩車為前導,繼而由機械化部隊、摩托化步兵、汽車牽引著的炮兵部隊、輕重型坦克部隊等隨後組成的隊列,浩浩蕩蕩,經正陽門大橋、東交民巷,向和平門走去……
軍樂嘹亮,鑼鼓喧天;
戰旗獵獵,軍威雄壯。
北平的大街,歡歌笑語,人聲鼎沸,一片歡樂的海洋!
入城儀式從上午10時開始,一直到下午4時結束,曆時6個小時。
外電評論:“中國人民解放軍入城,規模空前未有、士氣高漲、裝備異常精良,實為一支強大的有戰鬥力的部隊。”還說,“中國革命方興未艾,南京當局大勢已去。”
1949年2月的北平,人們都說,這一年的春天,來得特別早。
在古老的皇家花園頤和園,有人看見,那裏的迎春花開了,開得非常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