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一過,京城又恢複了往日的平靜,大家該工作的工作,該上學的上學,該呆在家裏的繼續呆在家裏。華玉因為七夕一個人偷偷跑出去玩被華夫人拘在安陽侯府同老太君及眾表姐妹們打好關係。
一大早,華玉就和表姐妹們一起來到老太君所在的福榮院請安,然後陪著老人家說話,當然大多數時候都是別人在說,她隻是在旁邊充當一個布景板而已。
華玉一向不喜歡這種場合,她爹曾笑話她說:“你就該是個男兒身,送子觀音當初肯定搞錯了性別。”
華玉盯著正在說話的五表姐周玲,她給老太君繡了一個抹額,樣式挺好看,也符合老太君的身份,要說繡工什麼的,她不敢評價,因為她自己壓根就不會刺繡這項技能。
“過段時間天氣就涼了,到時您戴著正合適。”周玲語速輕快,“隻是孫女手拙,比不上您房裏孫嬤嬤的手藝,您就隻當這是孫女的一片孝心,可別嫌棄。”
孫嬤嬤是老太君的陪嫁丫鬟,刺繡功夫極好,老太君的衣物一直都是她一手打理的。
老太君拉著周玲的手,笑得很欣慰:“我知道你是極有孝心的!這刺繡功夫我看也很好,怕是外麵的針線班子也比不上,孫嬤嬤你說是吧?”
“五小姐心靈手巧,手藝可比奴婢當年強多了,最重要的是孝心可嘉,奴婢也是昨日才想到這天快涼了,該給您做個抹額的,結果五小姐今日就拿過來了,可見是時時將您老人家放在心上。”
說實話,周玲的手藝最多也就是在同齡人中間算個中上而已,遠遠跟專業的繡娘沒得比,不過老太君高興,孫嬤嬤自然也得順著她的話說,拍一下馬屁也不會有什麼損失不是。
“哪有您誇得這麼好呢。”周玲笑得靦腆,心裏卻忍不住的得意。
周玲得意了,旁邊三小姐周飄和七小姐周琴就笑得有些勉強了,兩姐妹偷偷地對視一眼,隨即分開,這個周玲整日就知道整這些小把戲討祖母歡心,哼,任老太君再喜歡又怎樣,自己爹不頂用還不是要靠著大房這邊。
這裏就不得不說安陽侯府的情況了,老太君共生了兩子一女,大兒子周高倉,二兒子周高繼,以及小女兒周高喬,也就是華玉的母親。
周高倉因為是嫡長子的身份,一出生便養在其祖母麵前,等到了讀書的年紀,便由前任安陽侯親自教養,學識各方麵樣樣優秀,想當年那也是京城眾多閨秀心目中的理想夫婿人選!老安陽侯逝世後,他也理所當然的成為了新一任的安陽侯。
至於周高繼,他就沒有自己哥哥那般的待遇了,雖說生於侯府,衣食無憂,且從小到大都由老太君寵著慣著,想要什麼基本上就沒有得不到的,但到底還是比不上哥哥,最終隻能依靠著侯府的麵子找了個四品的閑職掛著。
按理說,周高倉接任安陽侯後,兩房就應該分家,周高繼該帶著自己的老婆孩子搬出侯府的,但老太君死活不肯,她明白自己的二兒子是個什麼樣子,離開了侯府那就什麼都不是,到時隻有任外人欺負的份。
周高倉也清楚自己弟弟的德性,無甚大才,但好在心不大,安陽侯府從沒出過其他公侯家那些為爭奪位子而發生的骨肉相殘的事情,自己幾十年的世子做的是安安穩穩。且這個弟弟還有最令人放心的一點就是聽話,從來沒給家裏惹下過什麼大麻煩,要真把他趕出侯府他自己也於心不忍。
二房要想繼續在侯府裏安安穩穩的過日子,討好老太君自然就是重中之重,身為二房唯一的女兒,周玲深深明白這個道理。父親不頂用,母親身份也不高,自己在侯府身份也尷尬,將來要想說個好親事,隻有通過祖母了。
為了將來有個好出路,一定要把祖母哄好了,周玲暗暗握拳。
出身大房,正經的公府小姐,周飄和周琴看不慣周玲已久,可以說,大房母女看二房母女已久,二房整日對著老太君討巧賣乖,倒是襯得大房像是對老太君不夠好一樣。
當然,這些都同華玉沒有關係!
她無聊地拿起盤子裏的小點心吃起來,不由得想到司溫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