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樸四君子湯 加味平胃散
香樸四君治虛脹,參術甘草共茯琴,香附厚樸宜加入,引薑煎服脹即寧,加味平胃治實脹,蒼術厚樸大腹皮,甘草陳皮茱菔子,山楂麥芽炒神曲。
積滯門
積滯總括
小兒蕎生食與乳,撙節失宜積滯成,停乳傷食宜分析,因證調治保安寧。
乳滯
嬰兒乳滯睡不安,多啼口熱吐驚焴,肚脹腹熱便敔臭,慎攻宜用消乳丸。
食滯
小兒食滯任意餐,頭溫腹熱便膿酸,噯氣惡食煩作渴,大安承氣審宜先。
雜證門
氣虛脫肛
瀉痢日久中氣陷,肛鬆腸薄滑而脫,,麵色青黃指梢冷,脈來沉細唇淡白。樸中益氣湯升舉,真人養髒固滑脫,外用澀腸散調服,氣升肛澀腸自合。
鶴膝風
小兒稟賦不充盈,肌肉痩削少崢嶸,腖骨外露如鶴膝,多緣腎弱髓難生。血脈不榮筋攣縮,膝貯風涎時作疼,大防風湯宜先服,地黃繼進莫從容。
解顱
小兒解顱最堪憐,先天有損腦髓幹,麵色擾白形痩弱,二目多白若愁煩。補腎地黃丸堪服,補陽扶元散為先,更有封囟散極效,臨時攤貼保安然。
囟陷
小兒緣何囟下陷,瀉久脾虧虛弱見,麵目青黃四肢涼,六脈沉緩神慘淡。罾補中益氣湯最宜,固真湯進有奇驗,外用烏附膏攤貼,溫中理脾功無限。
囟填
囟門腫起氣上衝,其間虛實要分明,毛發憔悴頻頻汗,胸高氣促口唇紅,肝盛瀉青丸最效,裏熱'連翹飲堪行,因表防風升麻劑,硬冷屬陰用理中。
中惡
小兒神氣未充實,觸惡何能自主持,‘目閉麵青驚悶亂,蘇合皂角功效奇。
雜證證治方歌
扶元散 烏藥順氣散 大防風湯 大連翹飲 防風升麻湯
五軟扶元散堪嚐,參術茯芩熟地黃,茯神黃芪山藥草,歸芍川芎及石菖。鳥藥順氣五硬輕,麻黃白芷合川芎,桔梗枳殼僵蠶炒,烏藥炮薑草橘紅。大防風湯八珍芪,羌防附子杜仲移,榮筋更有川牛膝,虛風鶴膝最相宜。1連翹飲治熱上衝,柴胡荊芥翹木通,滑石梔子蟬瞿麥,歸芍黃芩草防風。
防風升麻湯,囟填效非常,麥冬木通草,山梔升麻防。
第二節《萬氏秘傳片玉心書》歌訣
本書作者萬全,宇密齋,為明代湖北羅田縣人,家傳三代名醫,萬全本人更享有“醫聖”盛名,尤對幼科造詣更深,僅兒科專著即有《萬氏秘傳片玉心書》、《育嬰秘訣》、《幼科發揮》、《痘疹心法》等。對中醫兒科學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
《萬氏秘傳片玉心書》記載了兒科各種疾病的理論和診治方法,其中很多內容以詩詞體裁記載下來,其文體活潑,言簡意賅,讀來膾炙人口,頗為後世兒科醫家所推崇,現精選其部分內容於後。
泄瀉門
西江月
泄瀉秘傳治法,等閉不語時人,如今傳授救兒嬰,似積心田一頃。初次且行淡滲,溫中以次施行,三升四塞救兒嬰,此方古今永定。
泄瀉如何發作?隻因水穀無分,所以淡滲法先行,小便長而泄定。滑石車前赤茯,人參白術豬苓,甘草澤瀉與砂仁,薑棗煎來作引。
淡滲行而又泄,須防穀氣中虛,溫中丸散不須拘,斷要一時泄住。白術人參砂藿,炙薑炙草依書,烏梅熟附澤瀉豬,引用生薑作主。
溫中若還不效,中氣下陷須提,人參白術與黃芪,甘草幹薑炙取,澤瀉豬苓赤茯,升麻熟附烏梅,柴胡白芍與當歸,引用薑棗休棄。
以此升提未止,隻因腸滑難收,塞用通用更何憂,擊其指歸可救,參術炙薑炙草,烏梅粟殼相扶,升麻訶子苟歸求,薑棗同煎溫服。
法盡泄還不止,其間吉少凶多,假饒父母不奈何,要你醫時體錯0參術附陳薑棗,砂仁豆蔻粟訶,幹蟾蘆薈木香和,赤石醋丸脤可。
泄瀉時常作渴,白術散子如仙,人參尚術木香兼,千葛藿香葉片,甘草茯苓七味,烏梅加上同煎、臨時再用茯龍肝,此法千金不換。
泄瀉如常治法,不須別用心機,隻將黑薑胃苓醫,三服自然停息。如此不能取效,依前四法支持,吾前心法教人知,才顯明醫三世。
五六月間泄瀉,其中寒少熱多,理中丸子救沉屙,玉露散子真可。不效四苓作引,同吞理中調和,自然泄止莫蹉跎,活得人多念我。
夏月人多泄瀉,腹痛煩熱相攻,豬苓澤瀉茯苓同,甘草幹薑炙用。白術黃連滑石,人參砂藿溫中,升麻提氣妙無窮,更把烏梅煎送。
泄瀉症雖各別、大要總因濕成,風寒暑濕中人身,乳食過傷為病。此由中氣不足,脾胃積滯惟深,以致氣脈不調勻,故成泄瀉之症。
人皆知有泄瀉,當分泄瀉原根,冷則滑泄故無聲,熱則腸結為病。故致裏急後重,如水注下有聲,此名瀉症熱緣因,下麵條陳病症。
細詳冷瀉病症,腹中卻似雷鳴,注下清白水之形,麵白肚疼等症。甚者四肢厥逆,此由兒溺寒侵,寒氣在腹刺攻人,故令兒患此症。
熱泄色多黃赤,小便不利心煩,口燥作渴定咽幹,食乳必粗可驗。此由腸胃挾熱,冷風乘入其間,熱氣相搏不安然,所以兒有此患。
冷熱不均泄瀉,瀉色赤白不常,或水或穀病為殃,小兒如何抵擋。此由先冷後熱,先熱複被冷傷,腸胃宿虛虧中髒,冷熱交攻勻當。
更有傷食而泄,腹痛乳食不思,麵黃寒熱異常時,糞多酸臭氣味。此由乳食過度,以致脾胃傷虧,遂成泄瀉病孩提,小兒多有此疾。
又有一般暑泄,多於暑熱之時,亦宜寒熱症中推,庶好斟酌用劑。若或瀉穰赤白,腹大青筋發稀,或吃泥土出蜒時,此為疳泄之疾。
又見泄多青色,亦或發熱有時,睡臥不安忽驚悸,乃墾驚泄之勢。此是脾受肝克,速宜及早醫之,若變脾風瘈鉱時,就是沖仙費力。
泄瀉注成黃水,或渴不渴殊途,此在風濕症中求,多屙春天時候。如或搭下清水,腹中不作痛楚,此是純濕病之由,症傳陰雨之候。
泄瀉腸滑不止,濕傷元氣陷虛,藥宜升舉救兒軀,才擇醫理妙處。如或泄瀉日久,身熱仍舊不除,此為日久氣多虛,調元湯劑宜服。
丹溪治泄之法,瀉水腹無痛疼,此症因受濕分明,四苓二術當増。飲食入胃不住,宿穀不化猶存,此則氣虛病之根,參術升麻芍並。
腹內痛甚而瀉,瀉後痛覺減輕,此在食積症中尋,抻曲大黃推滲。一痛一泄成障,泄火更見腸鳴,火症分明用四苓,加上芩通尤勝。
大端泄瀉諸症,治法條貫分明,醫人最要細詳論,尤貴依方對症,調治隻依前法,淫藥切莫先行,若然胡亂敗章程,反變痢膿重症。
泄瀉不知症候,許久不止堪優,精抻美好渴無休,麵赤唇紅消瘦。脈理若見沉細,滑泄不乳煩愁,變痢赤白或驚搐,大孔如筒不救。
辨證歌
便黃因內熱,紅赤黑同看,錄白青皆冷,積滯氣臭酸,久瀉四肢癱,才驚睡不安,熱疳毛作穗,涎嗽定傷寒。肝冷傳脾臭綠青,焦黃脾土熱之形。肺腸寒色膿粘白,赤熱因心腎熱成。
發熱門
西江月
小兒病則生熟,須知得病根苗,風寒外感熱來潮,飲食內傷煩躁。吐泄瘧蒴瘡疥,變蒸疸疹如燒,骨蒸體熱漸成癆,調治般般分曉。
若是風寒外感,麵紅又惡風寒,惺惺散子妙難言,有咳參蘇效驗。飲食內傷可下,三黃脾積相添,再加集聖保平安,莫使脾虛難轉。
吐瀉胃苓最妙,赤白痢用香連,瘧家平瘧解邪先,瘡濟胡麻丸散。變蒸小兒常病,不須妄用湯丸,如逢痘疹別科傳,寒聖專調疳軟。
治熱汗下休錯,誤汗誤下傷人,應汗而下痞滿侵。應下而汗驚定。隻為不明表裏,致令兒命早傾,果難捉摸且因循,藥用胃苓集聖。
咳嗽門
西江月
小兒或病咳嗽,醫家症要分明,咳為有傷於肺經,嗽則脾家病症。有聲無痰是咳,無聲有痰軟真,時乎咳嗽病同臨,有聲有痰一定。
小兒傷風咳嗽,其症身熱憎寒,自汗煩躁不安然,日夜嗽聲無遍。時常鼻流清涕,咽喉不利痰涎,脈浮頭痛症多端,治則宜乎發汗。
咳嗽或傷寒證,此因飲冷形寒,冬月坐臥濕地間,抑被冷風吹犯。其症脈緊無汗,煩躁不渴惡寒,治宜發散汗為先,藥用參蘇飲驗。
若是咳嗽傷熱,其症麵赤躁煩。飲水不止膈咽幹,咳唾稠粘症現。甚則急喘而嗽,痰涎必生喉咽,潮熱手足或冰寒,小兒多有此患。
咳嗽若患火症,決然咯唾血膿,甚則七竅血流通,此是肺熱火動。若吐青綠白水,胃冷停飲相攻,嗽吐痰涎乳食中,宿滯不消取用。
要知治嗽大法,依時認症扶持,春天外感症無疑,夏是炎上火氣。秋則肺傷濕熱,冬為風冷相隨,相時而動作良醫;對症依方用劑。
大抵突熱當下,虛則補藥為宜,寒者溫散藥中推,熱證清涼為貴。風則尤當發散,停疲消逐宜施,初間止澀莫投之,總要化痰順氣。
肺乃五髒華蔻,皮毛易感風寒,初醫發汗最為先,杏仁麻黃最驗。薄荷召膏甘草,黃零梧梗人參,前胡枳殼臘茶煎,一服諸風發散。
久咳不宜發汗,化痰順氣為宜,潤下玉液有抻奇,不效再行湯劑。貝母陳皮枳殼,獲等甘草等梔,前胡薄荷杏仁泥,有熱石膏堪取。
久咳痰壅發熱,看他二便如何,若還清利是中虛,隻用抱龍區處;如果秘結實熱,葶藶五色驅除,要分虛實不須拘,此是小兒命主。
久咳連聲出血,清金降火為隹,芩連甘桔款冬花,知貝二冬多下,去白陳皮枳殼,前胡地骨霜瓜,茯苓玄參茅根加,此個方兒無價。
大凡晐嗽治法,必須清化痰涎,化痰順氣最為先,氣順痰行咳減。順氣陳皮枳殼,化痰半夏天南,黃芩梔子火邪幹,桔梗茯苓開滲。
虛咳時加作熱,麵黃氣短無神,當歸陳皮白茯苓,梔子黃薦梧梗,知貝前胡天麥,甘草枳殼人參,更加黃柏炒如沖,煎同生薑作引。
久咳連聲不己,麵青目竄常籲,胸高肩息汗如珠,臉白唇青背屈,骨瘦如柴潮熱,鼻幹發燥抻虛,啞嗄驚搐不須拘,縱有靈丹無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