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杜鵑啼血(1 / 3)

第九章杜鵑啼血

1996年4月,縣長劉祥華帶著政府辦、計委、農委、交通局、林業局,水電局等單位負責人一行十幾號人馬,長驅北京跑項目,其中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跑水利部,爭取江坪河的批文。劉祥華來到北京後,第一次和水電局副局長李學紅進水利部,找的是一位江姓處長,由於兩人和江處長既不相識,更無交情,江處長說:“要找司長,沒有聽取彙報。”

真是話不投機半句多,約定第二天再來。第二天上午,劉祥華又進去找司長,江處長說:“司長不在。”劉祥華坐了半天“冷板凳”後怏怏地出來了,中間隔了一天後的第四天,劉祥華和李學紅第三次邁進了水利部的大門。江處長很不情願地接持了他們,劉祥華此時猶如一個落水之人,抓住救命的物體生死不放一樣抓住了江處長,“鶴峰縣的‘人代會’剛開過,會上隻有一個議案——鐵爐移民與興建江坪河電站。如果隻要鶴峰縣為湖南的江埡電站移民,而不批準鶴峰縣修電站,移民很難順利開展,因為這樣做,老百姓就不會聽我的。”不管江處長聽不聽,是認真聽,還是應付,劉祥華一直滔滔不絕,“賀龍為什麼選擇鶴峰作為根據地九進九出,因為鶴峰人曆來不怕死,認準了的路就不會回頭。”劉祥華見江處長正襟危坐,似聽非聽,便滔滔不絕地講他當縣長幾年來連續發生的幾件典型案例劉祥華說:“燕子區有兩兄弟,因山界之爭上了法庭,法庭判決的結果是哥勝弟敗弟弟不服氣,把哥哥的兒子砍死了,造成了血案;第二例是北佳區兩郎舅合夥修屋,剩下一包水泥,天下起雨來,舅子把水泥搬到家裏去了,姐夫哥趕到舅子門上說屋是我們合夥修的,剩下的水泥也應各人一半,舅子反駁說一包水泥好大個事我搬了就是我的,你搬了就是你的,姐夫哥說行,許你搞不成,晚上九點半,他綁了一個炸藥包從窗口丟進舅子屋裏,將屋炸垮,侄兒炸死。”劉祥華喝了一口水,又講第三例,“有個叫張文的青年人,與高中同班的一位同學從外地開車回鶴峰,那個同學是載重車,在前麵走,張文想超車,同學故意不讓路,張文在後麵吃灰,跟了很長一段路,強行超車後很氣憤,跳下車來,用自製火槍將同學打死了,張文自然受到了製裁。”

“我沒有威脅您的意思,但我不敢回去。”講完幾則故事,劉祥華說:“江處長,您如果沒有明確的答複,我不能回去,土家人豪放仗義,但也勇猛剛烈,得罪不起。”劉祥華一氣講了半個多小時,且準備繼續往下講。

“下星期答複你,行嗎?”江處長知道,眼前這位縣長來者不善,不打發好移民可能真的不會順利,移民不順利,修建江埡電站就不會順利。

劉祥華苦求處長說:“等到下星期還有好幾天,就我的心情,一天也等不下去了,我們住宿費都沒有啦。”劉祥華叫化子似的向處長叫窮。

“你們有困難,但我得請示司領導、部領導啊。”過了兩天,處長電告劉祥華去見司長。

劉祥華第4次進水利部時,不知不覺膽子壯多了。司長明確答複他,“經請示部領導,5月份一定派專家組織論證。你們不要再來了,但是鐵爐庫區移民你們必須搞好。”

劉祥華見目的已達到,便堅定地回答說:“隻要移民資金到位,鶴峰堅決不拖江埡工程的後腿,土家人也是最純樸最善良的。”

劉祥華這次赴京,是在周發堂怒發衝冠鬧省府,拿到省政府批文一個多月後的事。

關於《漊水幹流淋溪河以上河段規劃報告》由長江委綜合湖北湖南勘測成果編製完成後,早在1994年8月就上報到了水利部,春節前,周發堂奉劉祥華之命,請求省人民政府向水利部呈送的公函,就是要水利部盡早批複這個報告,而在批複這個報告之前,還要組織專家對規劃報告進行評審。

劉祥華這次跑水利部要達到的目的,就是請求水利部組織專家,按程序早日對該報告進行評審,然後對規劃報告給予批複,以便早日合法地動手做江坪河電站的預可研工作。關於江埡電站涉及到鶴峰的移民,好多年糾纏不清,不僅湖南、長委對鶴峰傷透腦筋,連水電部也一度愛莫能助。

想當初,湖南為什麼會要求把湖北的淹沒區劃規湖南管轄,他們對後來的這些麻煩,也許早就估計到了,劉祥華跟當年的高純金以移民為條件來爭取江坪河的開發權一樣,抓住江埡移民問題,既要錢,更要上江坪河電站,算是抓住了要害,可謂,一箭雙雕。

自1985年副縣長高純金參加在長沙召開的江埡電站初步設計審查會以後,縣委副書記劉應凱參加了1991年12月10日至13日由水利部主持,在北京召開的澧水流域規劃報告會議。

1992年9月上旬期間,副縣長劉宗元參加了由水利部水利局主持,在湖南大庸召開的江埡水利樞紐工程評審會議1993年3月底4月初,縣政協副主席,水利工程師李垂軍擬參加由水利部水電規劃總院主持,在北京召開的漊水江埡水利工程初步設計報告審查會議由於縣裏接到通知滯後,李垂軍等趕赴北京時,早已人走會散。

1994年5月,副縣長崔仲偉帶隊到長沙與建設方就有關移民問題談判。

1995年6月,崔仲偉又帶隊到長沙與建設方再度談判湖南方麵的規劃設計部門對鶴峰的淹沒處理又做了哪些工作呢,效果如何說起來,也真難為了湖南方麵,從1991年起做移民規劃,連續做了5年,這批進,那批出,共做了,3個規劃。

1991年5月,長委胡承潤總工程師等一行6人,到鶴峰進行了淹沒實物調查。

1992年4月,長委規劃局主任袁宏全等4人來鶴做編製移民規劃,當年9月,由水利部主持,在湖南大庸召開會議,湖北省政府有關官員湖北省水利廳副廳長萬漢華,鶴峰縣副縣長劉宗元出席會議,並在《對鶴峰縣庫區淹沒補償意見協議書》上簽字。

9月12日,縣長何亞斌又代表鶴峰縣人民政府與湖南省水電廳簽定了另一份協議書關於《湖南省江埡水利樞紐工程對湖北省鶴峰縣庫區淹沒補償的協議書》協議書說,該區係少數民族聚居的“老、少、邊、窮”地區,經有關方麵反複研究協商,根據國家前期補償與後期生產扶持的方針,本著互讓、互利,既促進江埡水利樞紐工程早日實施,又加快庫區脫貧致富建設的精神,對湖北省鶴峰縣的庫區淹沒補償達成如下一致意見:

除審查江埡水利樞紐工程可行性研究所確定的對鶴峰庫區淹沒補償投資外,對鶴峰縣桃花山電站,予以扶持和補償,由湖南省無償撥款1000萬元,水利部借貸1000萬元,其係統資金湖北省自籌解決。

在這份協議上簽字的有湖北省水利廳副廳長萬漢華,鶴峰縣人民政府縣長何亞斌,湖南方麵有湖南省水電廳廳長王明湘,水利部有計劃司副司長張國良,長江水利委員會規劃局譚培倫,何亞斌特別在他的簽字後注明說湖南省無償撥款1000萬元,要求由水利部督辦落實,在1993年撥付一半,1994年以前到位。

12月袁宏全等3人,又來縣商討“92規劃”。此時“92規劃”,由概算的3195.62,萬元,經由水電部審定為,3035.39萬元。1993年8月25日,以何亞斌為縣長,劉祥華為常務副縣長的鶴峰縣政府向長江水利委員會發函,宣布一並廢除該兩個協議,既不享受協議中的權利也不履行規定的義務,理由是:那次簽字是經萬漢華反複做工作的結果,是一個嚴重損害鶴峰利益的協議。

“冷戰”一年多後的1994年10月,湖南澧水流域水利水電開發公司又委托長委和“武水大”組成聯合規劃組,到鶴峰再次進行實物調查和調整淹沒區的淹沒處理及移民安置投資概算,並於當年12月擬出了《漊水江埡水庫鶴峰縣淹沒處理和移民安置規劃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