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批文血淚(1 / 3)

第十一章批文血淚

相繼拿到湖南、湖北的批文後,周、李二人就不斷地往北京跑,去時趕時間就坐飛機,回返時不著急就坐火車,順便扛一箱方便麵。到了1996年11月,中南設計院的專家,技術人員共40多人,載著儀器設備捷足先登,搶在湖南、湖北和長委的前麵開到了江坪河,準備做江坪河的預可研。有地質專業的、有鑽探的、有物探的,還有平洞勘探的等等。可是到水利部跑了兩個多月快3個月了,還沒批下來,不敢動工。

從10月份開始,周發堂,李學紅住在北京宣武區體育館用看台改成的招待所內,條件十分簡陋,住了二十多天還沒有結果,進水利部大門,前有門衛登記,後有崗哨把門驗證。

11月中旬的一天上午,周發堂,李學紅又來到水利部的門衛上,按慣例得先與裏麵要找的人聯係,裏麵同意接待就進去,不同意,就不能進去,或另約時間周發堂要門衛和辦公樓裏聯係,門衛說裏麵說了,今天進去的人數已經夠多了,無法接待。

周發堂和李學紅被擋在門衛室外麵,無可奈何。

二十五六天裏,進水利部也不是一兩次了,不是這個不在就是那個不在,有時在別人辦公的空位子上坐一會兒,人一來,得趕快知趣地起身,辦公室多數時間沒有空座,隻能在走廊中踱步,在長長的走廊裏,一會兒走過去,一會兒走過來,走累了就乘電梯下到大廳裏坐一會兒沙發周發堂拿出煙來抽煙,李學紅不抽,就打會兒盹然後又乘電梯上樓去辦公室找空位坐著,或在走廊裏踱步今天,來遲了一點,居然連門也進不去。

從1995年11月成立漊水流域開發總公司籌備小組以來,已經整整一年了,眼看1996年即將過去,好多單位都在等待這個批文,長江水利委員會、湖北省水電勘測設計院、特別是中南水電勘測設計院捷足先登,已將技術隊伍開到江坪河安營紮寨,隻等批文一下,即開機下鑽。

批文遲一天,江坪河的預可研就遲一天,批文遲一月,江坪河的預可研就遲一月。周發堂肚子裏氣鼓鼓的,但麵對門衛,又不好拍桌子,發脾氣,因為門衛不是他發脾氣的對象,他也沒有脫皮鞋席地而坐,他想用什麼辦法才能盡快弄到手呢。在門衛外轉了幾圈後,他操著濃重走馬方言的彩色普通話說:“你幫忙反映一下,就說湖北那個跑‘鋼坪河’的老家夥,明天回湖北去了,要帶1萬土家族人到國務院上訪,要‘鋼坪河’的批文。”門衛也不知虛實,如實地作了記錄和傳達,還記下了聯係的電話號碼。

周發堂萬萬沒指望,自己一半是氣話,一半是計謀的話會收到預期效果。在水利部各司、處的辦公室,文件堆積如山,都是全國各地等著要辦的,其中還有國務院領導人某某總理、某某某副總理簽批過的,竟然也未來得及辦妥。漊水流域規劃比起總理、副總理簽批的項目來應該算不得什麼了。

回到住處大約11點鍾,周發堂竟然接到水利部有關方麵打來的電話。下午2,30時準時進辦公廳,打著不如嚇著知識分子跑項目有知識分子的辦法,土八路有土八路的辦法,周發堂“萬人上訪”的嚇著居然起了作用,引起水利部高官的重視。

周發堂得意地說:“人家殺豬殺頸子,‘完’殺豬殺屁股。”水利部這次接待他們的是湖南桃源人,接上頭後,桃源人要求他們提供1994年水利部為江坪河下發過的137號文件,再就是漊水流域規劃報告。這些水利部都應該有的,可桃源人說我這裏沒有。

周發堂,李學紅也不計較這本該有的為什麼沒有,立馬花40多元打的直奔北京總設計院,找到曾在5月份到過走馬評審的王工。說明來意,王工很熱情,在浩如煙海的文庫中找到了137號文件,又在總院姓周的專家那裏找到了《漊水幹流淋溪河以上河段規劃報告》,然後風急火燎地一並送到水利部桃源人的辦公室。

到1996年11月25日,周發堂,李學紅在北京呆了26天,水利部辦公廳規計規[1996]154號文件印發,即《關於漊水幹流淋溪河以上河段規劃報告的批複》。

從6月份開始到今天,5個半月了,這是多麼短暫而又漫長的5個半月啊,周發堂捧著報告,比在全州開發區經驗交流會上得到2000元獎金時還要高興,他激動得雙手在顫抖,老淚模糊了雙眼,他和湊過來的李學紅有些迫不及待地一字一句地默念著隻有十來行文字的簡短批複,批複並不是批給鶴峰,而是批給長江水利委員會的。

長江水利委員會:

你委報送的《漊水幹流淋溪河以上河段規劃報告》,長規[1994]237號收悉,水利部水電規劃設計總院會同有關單位於1996年5月對該規劃報告進行了審查,審查意見詳見附件一。之後,湖南省水電廳,湖北省水電廳又正式來文表示同意該規劃報告中有關梯級開發方案等主要成果,詳見附件二。附件三,經研究,我部同意水幹流淋溪河以上河段規劃報告,及水規總院的審查意見,現將該審查意見批複你委,請你委及有關省在下階段的工作中按照規劃要求執行。

一九九六年十一月十五日

在年月日上麵,加蓋著鮮紅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辦公廳”印章。

讀完報告,周發堂百感交集,老淚盈眶,往事湧上心頭,自從去年11月被任命為組長以來,一直往返奔波,年初的正月十三就去了海南三亞,在那裏參加水電部召開的有關會議,彙報江坪河電站,接著不久又追蹤水利部的會議從武漢乘船到南京,下船時,6點多鍾,水利部住的賓館每人每晚要200多元,他們舍不得住,沿街找到一家“人民飯店”,30元一晚,雖然便宜,但條件極差,連冷水也沒洗的,俗話說,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