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關於嶺南羊湯的一樁記憶(2 / 2)

粉的鮮、肉的嫩、湯的濃、骨的酥、髓的攝人心魄,如此一碗羊湯方可名傳九鄉百寨。一天一頭羊,一天隻有一頭羊,湯枯了肉沒了骨頭撿完了就沒了,你給多少錢羊湯店也變不出第二碗,非得第二天甚至第二個集市甚至周末以後。若時辰不佳老板收獲不到肉質滿意的黑山羊,連續幾天不營業又何妨。

這樣一碗連湯帶肉挾骨隻賣四塊錢,常令自己覺得占了便宜,一方麵口腹使然,於是某次輪到自己,掏出八塊錢,說自己要雙倍的肉,老板頭也不抬的吼了一嗓子“雙份肉”,仿佛如此這般多撈幾根骨頭便心安理得啦。時間久了,隻消看到是我,不用開口服務員也曉得抓雙份羊肉。

有一回朋友來巴馬旅遊,早晨我向旅館借了一口小鍋,走到羊湯店,對著案板剩下的一丁點白切肉憂心忡忡,信口說我全包了!老板抬起頭瞟了我一眼,道不行,“你都吃了,後麵排隊的人怎麼辦?”

我被當眾訓斥,隻買到兩份,卻無一點怨氣,回旅館開了一瓶酒,與友人分食,吃到湯見底爭搶最後一口,恍然回到童年。

回去路上我想起二十年前小學堂外一位賣豆腐卷的老奶奶,與我自己麵色紅潤每天容光煥發的奶奶相比,賣豆腐卷的老奶奶老得好像漫畫裏誇張的,形容枯槁,算不上和藹可親,但老奶奶做的豆腐卷是整條街最好的。揚州話“卷子”是用薄薄的豆腐皮卷成卷尺狀,在蝦籽醬油裏熬煮,冷卻後販賣,佐以辣椒,是我小學最愛的零食。那是1994年,五分錢一塊豆腐卷,平日吃兩三塊也滿足了,適逢某位同學過生日,我負責采辦豆腐卷,揭開老奶奶的鍋蓋,說剩下的都給賣我。老奶奶抬頭看著說過同樣的話:“都賣給你,別的小孩子吃什麼?”她跟我說每個小孩都要吃豆腐卷,你不能一下子買完。

大概到我小學畢業前一年,學校擴建,小攤小販都被轟跑,再也沒見過那位老奶奶,也從此斷絕了與豆腐卷的聯係。

許多年後有一天我於當年的朋友講,現在給五百塊五千塊,咱們也吃不到1994年的辣椒醬蘸豆腐卷,友人沉默不語。

話說回來,如此高熱量的羊湯早餐,本是為外出做工的人服務,吃一頓挨饑到日落,人家吃了渾身是勁。我卻每次吃完四肢乏力,大約全部體力用來消化,吃飽回旅館補覺,繼續睡到中午,真正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