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隱形”殺手(2 / 2)

殺人的凶手是“麻疹病毒”。

1918年間,流行性感冒全世界大流行,奪去了20000000人的生命,超過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死亡的人數。

流行性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疾病。

1967年,當世界衛生組織作出全球性消滅天花規劃時,天花仍在全世界42個國家及地區發生,每年天花病人達2500000之多。

1976年,在非洲中部蘇丹和紮伊爾兩國交界一帶發生了一場震驚全球的急性出血性傳染病大流行,病死率高達70%以上,致病病毒以該病流行最嚴重的埃博拉小河命名為埃博拉病毒。

養牛業在英國占有重要的位置,1996年3月,英國牛的存欄數達1180萬頭,從事奶牛和肉牛的飼養者分別為41萬人和95萬人,宰牛廠工人達15萬人,還有許多其他從事與養牛業有關的工作人員,英國養牛業年產值達40億英鎊。然而自1996年3月20日英國政府首次承認吃了含有牛海綿狀腦病(瘋牛病)的肉可能患克-雅氏病後,世界禁止英國牛肉出口,這樣國內國外的直接經濟損失達164億美元,而且使失業率、通貨膨脹率上升。

……

微小殺手殘害人類、動物、植物的慘景一幕接一幕。

時針指到了公元1997年。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自二戰後到90年代初,特別是隨著天花、脊髓灰質炎、麻風病等7種傳染病被根除或得到有效控製後,人們曾誤以為人類最後戰勝傳染病已為期不遠。但事實卻並非如此。肺結核、瘧疾、鼠疫、白喉、霍亂、登革熱、腦膜炎、黃熱病等疾病又卷土重來,有的甚至在一些地區重新大規模傳播。與此同時,近20年來,艾滋病、埃博拉出血熱、新型肝炎,與瘋牛病相關的新型克—雅氏症等30來種新出現的傳染病已嚴重威脅到人類的健康。

傳染病是目前世界上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去年死亡的5200萬人中,1700萬人死於各種傳染病。瘧疾病例每年有500萬個,其中200萬人死亡。被肺結核杆菌感染的人共有20億,占人類總人口的1/3,今後10年死於肺結核的人將達到3000萬。艾滋病自80年代初被發現以來已感染了2400萬人,其中400萬已死亡。被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人目前已達到近2億人。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世界572億人中,有一半人受到新老傳染病的威脅。

更令人擔憂的是,近20年來,人們發現許多病菌產生了抗藥性,不少抗菌素逐漸喪失效用。由於研製費越來越高,投入使用的新抗菌素不但數量少,而且有效“壽命”越來越短。有人甚至認為,“在人和病菌的這場賽跑中,目前病菌還是大大領先。”這構成了對人類健康潛在的最大威脅。

當前傳染病之所以肆虐,其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對公共健康研究投入資金不夠;二是國際交往頻繁;三是飲水不潔。

世界衛生組織已專門成立了協調防治新老傳染病的機構。總幹事中島宏認為:“人類目前正處於一場世界性傳染病危機的邊緣,任何國家都不能幸免。”他在世界衛生日前夕呼籲國際社會高度警惕,並在世界範圍內共同采取措施,抵禦傳染病的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