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對於某種疾病有天然的抵抗力,這是很明顯的。例如,麵臨同樣嚴重的傳染病,有些人隻輕微發病,也有些人會生場大病,而另外有些人則會因此喪命。人類對某些疾病也可能具有完全免疫的能力,這種能力可以是先天的,如白血球吞噬病毒的事情,也可以是後天獲得的,比方說,一個人隻要患過一次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或水痘,就可以終身免疫。
上述三種病症碰巧都是由病毒引起的,但它們隻引起比較輕微的病症,很少使人死亡,即使其中最厲害的麻疹,通常也隻是使小孩產生輕微的不適而已。人體是如何戰勝入侵病毒的呢?戰勝後又是如何加強自身的防衛力量使戰敗的病毒不再入侵的呢?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發生了一段感人肺腑的現代醫學科學插曲。敘述這個故事之前,我們必須先追溯人類征服天花的曆史。
18世紀末,天花是一種令人聞風喪膽的疾病,不僅因為它會奪取人的生命,而且因為它還會在病愈者的臉上留下永不消退的瘢痕。
早在17世紀時,土耳其人就開始故意用溫和型天花感染自己。他們的作法就是在自己的皮膚上抓出傷口,再從感染輕微天花者身上的水泡裏取出液體,塗在傷口上。土耳其人的這種作法雖然冒險,一不小心便會麵目全非甚至死去,但天花實在太恐怖,人們隻好冒險一試以免受其害。
在英國格洛斯特郡,某些鄉下人對於如何躲避天花另有一套辦法。他們相信:感染牛的牛痘會使人同時對牛痘和天花具有免疫力。當地一位名為琴納的醫生認為鄉下人的“迷信”有一定的道理。他注意到:擠牛奶女工特別容易感染牛痘,但特別不容易感染天花。
會不會是因為牛痘與天花很相像,所以人體具有抵抗牛痘的能力之後能抵抗天花呢?琴納為驗證這個想法做了一個非常著名的實驗:他從一位牛奶女工手上的牛痘水泡取出汁液,給一名8歲兒童接種,2個月後,再將天花接種到該孩子身上。這個孩子果真未患病,他對天花免疫了。
琴納稱這個方法為種痘。種痘立即如野火般地傳遍整個歐洲。
在種牛痘成功後的一個半世紀裏,人類一直在努力尋找類似的治療方法,以對付其他嚴重疾病。可惜的是,人類在這條道路上並無任何進展。直到巴斯德在多少有點偶然的情況下,也發現將微生物毒性減弱可以使一種原本嚴重的疾病變得輕微,人類才又向前跨出一大步。
巴斯德用一種引起雞霍亂的菌為實驗材料。他將菌液加以濃縮,使它的毒性加劇,隻需在雞的皮下注射一點菌液,就可使雞在一天之內死亡。有一次,他用已經培養了一星期的培養液注入雞體內,出乎意料之外,雞的病情輕微而且很快就複原了。巴斯德認為那次的培養液已壞了,於是他重新製備了一批劇毒培養液。但是,這次新的培養液卻未能使那些注射過“失效”培養液的雞得病。很明顯,雞在感染毒性減弱的細菌之後,已具有抵抗未減毒細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