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白家莊的來曆(1 / 1)

引子:白家莊的來曆

在美麗的丹江河畔,有一個古老的村莊,叫白家莊。白家莊人的先祖叫白公勝。白公勝是楚平王的孫子,名叫熊勝。熊勝緣何改為白姓?其後裔緣何定居到丹江河畔?這要從2000多年前的楚武王說起。

西周的時候,周成王封熊繹為楚子(意為楚地的子爵),居丹陽。丹陽即丹江之陽,也就是丹江北岸,在今淅川丹江口庫區一帶。不過,那個時候的丹陽並不是現在這個樣子。那個時候的丹陽是林木叢生,洪水泛濫,毒蛇出沒,虎狼群居,十分荒涼。

熊繹當了楚子後,就帶領丹陽的百姓,跋涉山林,開辟疆土,甘苦與共。經過幾代人的努力,楚的勢力日益強大起來。到了公元前470年,熊繹的後裔熊通自封為楚武王,建立了楚國,定都丹陽。丹陽故城遺址就在白家莊村南的麥地裏。這一點,曆史學家已經從出土的文物裏得到了充分考證,這裏就不再贅述。

話說楚平王的時候,太子熊建在鄭國做人質。這一年,晉國攻打鄭國。熊勝做了晉國人的內應。鄭國一氣之下,就殺死了太子熊建。當時,熊建的兒子熊勝也跟著父親一起在鄭國。熊建遇害後,熊勝就逃到了吳國,投奔了伍子胥。

一直到楚惠王的時候,熊勝才從吳國回到了楚國。楚惠王封熊勝為巢大夫,賜地白邑(在今河南息縣)。熊勝隨封地姓,改為白公勝。

這時候,楚國的都城已經從丹陽遷到了郢。白公勝雖然當了巢大夫,可是,楚惠王給他的封地白邑卻遲遲不能到位,最後成了一張空頭支票。白公勝一怒之下就發動了政變。失敗後,白公勝自殺。他的子孫從郢逃回到楚國的故都丹陽。自此,丹陽城外就有了一個白氏人居住的村莊,這就是白家莊。這段曆史,白家莊白氏家譜上尚有記載。

歲月悠悠。一轉眼,2000多年過去了。古老的白家莊經曆了歲月的撫摸與時代的烙記,不少的白氏族人曾經從這裏分散到大江南北。但是,他們始終沒有放棄過祖先留下的這塊熱土。他們或耕作,或經商,或為官,在白家莊繁衍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