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皇帝題字水簾洞(2 / 2)

從香嚴寺往東2公裏,有一條穀,叫坐禪穀。但見穀內繁花似錦,瀑聲陣陣,香氣四溢。禺頁琰禁不住讚歎道:“坐禪穀真是一條迷人的穀啊!”禺頁琰進了穀,來到水簾洞前,一道七彩的虹便照在了禺頁琰的頭頂。人走,虹走;人停,虹停。禺頁琰心頭大悅。他脫下靴子,要淌過小潭,到那瀑布後麵的洞裏。這潭深約百丈,一腳踏下,絕無生還可能。方丈和隨從拉著禺頁琰,不讓他下水。可禺頁琰主意一定,如何能拉他得住。當禺頁琰的腳踏入潭中的時候,奇跡出現了。潭裏飄起了一片荷葉,荷葉托著禺頁琰,輕輕地飄過小潭,越過瀑布,來到了石門前。禺頁琰用手摸了摸石門,那扇石門“吱—”的一聲,開了。

禺頁琰鑽進洞裏,洞裏有石桌,石桌上有一個石匣子。禺頁琰在石凳上坐下,打開石匣子。裏麵有一條帛書。帛書上寫道:得書者得天下貳拾伍載。禺頁琰看了三遍,帛書競在手上化為灰燼。旁邊有一張龍床。龍床的石頭光滑潤潔,如少女的肌膚。禺頁琰走過去,躺到床上。一般涼氣直逼禺頁琰的體內。少時,他頓覺神清氣爽,渾身有力,仿佛年輕了30年。半個時辰過去了,方丈釋綿堂和太子的隨從們非常擔心,大聲地喊著禺頁琰。禺頁琰聽到洞外的喊聲,便從龍床上起來。他的身體剛離開龍床,那龍床便“啪”的一聲,變成了十餘塊大大小小的石頭。禺禺頁琰心裏暗暗稱奇:看來這龍床是專為俺禺頁琰準備的,恐怕已在此已等了千百年呢!

禺頁琰出了洞,又乘著那片荷葉過了潭。眾人見禺頁琰精神煥發,臉色紅潤,問洞中有何東西。禺頁琰笑了笑,道:“天機不可泄露!”

回到上寺,用過齋飯。釋綿堂方丈備好了文房四寶,讓禺頁琰留幾個字。禺頁琰拒絕了。釋綿堂又求。禺頁琰道:“讓朕留幾個字可以,但你得簽應朕兩件事:一是不能把朕來此的消息泄露出去,否則必有殺身之禍。二是字幅上不能留朕的名。”,釋方丈連忙應了下來。禺頁琰提起筆,在宣紙上寫下“水簾洞”三個大字。

禺頁琰走後,釋綿堂請人把字刻到水簾洞對麵的岩石上。三個字龍飛鳳舞,氣勢磅礴,隻是沒有落款。眾人問釋綿堂,釋方丈閉口緘言,嚴守對皇太子的承諾。

禺頁琰回到京師,不到兩個月,乾隆便禪位於他,自己當上了太上皇。禺頁琰改國號為嘉慶。四年後,89歲的太上皇駕崩,嘉慶皇帝親政。嘉慶皇帝在位25年,剛好應了帛書上的年代。

皇太子走後,釋方丈為了嚴守秘密,辭去了香嚴寺方丈職位,雲遊四海去了。

過了10餘年,淅川的舉人從嘉慶的禦批中認出“水簾洞”三個字為嘉慶所題,於是,嘉慶皇帝為坐禪穀題字的傳說才在丹江兩岸廣為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