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臏洞的傳說(1 / 2)

孫臏洞的傳說

坐祥穀的青龍山上有一個洞,叫孫臏洞。洞內寬敞,可容數十人。洞外有一桃園,約數百平方米。一到春天,幾百棵桃樹開了花,粉紅粉紅的,像一樓晚霞落在了山腰。此景為香嚴寺古八景之一,人稱“孫臏看桃園!”。據說,孫臏曾在此著書立說。大軍事家孫臏緣何於此?這裏還有一段美麗的傳說呢!

話說孫臏打敗龐涓得勝回到齊國。齊宣王封孫臏為軍師,賞給孫臏金銀財寶,美女寶馬,豪宅城邑。孫臏一樣也沒有接受。孫臏把祖父孫武的《兵書》十三策獻給齊宣王,求齊宣王賞給他一座山,在山上養老。齊宣王把石閭山賞賜給孫臏。孫臏在石閭山住了一年有餘,帶著親信張三,乘一輛馬車,偷偷地離開齊國,向陽城走去。

孫臏來到陽城,沿著丹江而下,回到位於黨郡的鬼穀。鬼穀就是現在的坐禪穀。東周時候,王禪曾在此收徒授藝,人稱鬼穀子王禪。孫臏、龐涓、蘇秦、張儀皆為王禪之徒。孫臏緣何要回鬼穀?一是孫臏在受盡磨難之後,倍感先生才學之大,想再當麵聆聽其教誨。二是孫臏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想寫出一套新的軍事論著。三是孫臏4歲喪母,7歲喪父,在家鄉齊國,未免有種孤獨與淒涼之感。四是不願再度出山。孫臏要找一個藏身的好處所,鬼穀當然是其最佳的選擇。哪知孫臏回到鬼穀,老師王禪已雲遊四海了。如今,鬼穀已是荒草淒淒,滿目蒼涼。孫臏知青龍山半山腰上有一洞。洞外是桃樹林,林外為懸崖絕壁,乃最為幽靜之地。孫臏讓張三把自己背到洞中,在洞裏著書立說。令張三住到屯兵營的營房裏,所帶金銀馬匹車輛都交給張三管理,由張三負責孫臏的一日三餐。按理說,孫臏所帶銀兩,主仆二人三輩子也花銷不完。可是,問題出在仆人張三身上。昔日裏,張三隨孫臏豪武揚威,享盡人間的榮華富貴。如今,在這個一年也難見到一個人的深山老林裏,年輕的張三受不住了。他把金銀財寶一包,騎著馬,偷偷地離開了鬼穀,把主子孫臏一個人丟在了鬼穀裏。

孫臏曾被老同學龐涓割去了膝蓋骨,臉上刺了“私通敵國”四個字。如今,又被親仆張三拋棄,甚是痛心。好在洞前有片桃園,桃園裏有桃子。餓了,可以爬出來,摘個桃子充餓。但孫臏知道,這不是長久之計。到了冬天,自己非要被餓死凍死不可,更不用說著書立書了。每每想到這裏,他總會停下筆,望著洞外,仰天長歎。

這天,孫臏正在奮筆疾書,一隻小白兔跑進洞裏,跳到了孫臏的書案上。小白兔雪白雪白的,一雙小眼睛水靈靈的,使人憐愛。孫臏放下筆,用手輕輕地撫著小白兔的頭。正在這時,一位女孩闖進了洞裏,見孫臏手裏抱著自己的小白兔,大聲道:“還俺的楚楚!”

孫臏說:“誰是你的楚楚?”

女孩說:“它在你的手裏!”

孫臏道:“原來你是說這隻兔啊,你若能把它喚到你的身邊,就說明這兔是你家的!”

女孩大聲地喊:“楚楚!楚楚!”

白兔用眼瞅了瞅女孩,一跳,從書案跳進了孫臏的懷裏。女孩的臉紅了。孫臏仔細打量著這女孩,十五六歲的光景,紅色的大襟上衣,藍色的褲子。褲腿上補了兩個補丁。臉蛋圓圓的,紅紅的,就像是洞外樹上的桃子,很是可愛。孫臏活到五六十歲,見過女人無數,唯獨這女孩能動了他的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