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8章 第一名華裔“太空人”(1 / 1)

1985年4月四日,美國加州帕薩迪納噴氣推進實驗所一名物理學博士,臂上佩戴著太極圖案,攜帶著五星紅旗、中國樂曲、茶葉等物品,與其他6名宇航員一起,乘“挑戰者”號航天飛機進入太空。他就是華裔科學家宇航員王贛駿。

“地球的景色真是太迷人了。它在陽光的映照下顯現出絢麗多彩的顏色,千姿百態,漂亮極了。從太空俯瞰地球,它像是一顆五彩繽紛的玻璃球,主要是藍色,還有不少綠色,其次是陶土色、灰黃色。在晴朗之日,地球上的河流、山巒、城市、平原都看得十分清楚。特別是每當航天飛機飛越中國上空時,我總是要求其他宇航員把窗口讓給我。這樣的機會有14次之多。可惜在那一個星期的大部分時間裏,中國大陸被雲層覆蓋了,我隻看到了冰雪皚皚的喜馬拉雅山、壯闊的長江人海口和碧如翡翠的海南島。最幸運的是看見了我童年生活的上海。最遺憾的是沒有能夠看到北京和長城。我把所看到的中國的每一個地方都用照像機拍了下來,”

這是王贛駿對太空美景的描述,表現了一個炎黃子孫對祖國的熱愛之情。航天飛機第一次飛越中國上空時,是從西南方向進入,從東北方向飛出的,他在這7分鍾時間裏原地跑步,象征著他跑遍了中國全境。1985年7月,王贛駿來中國訪問時,將他帶進太空的那麵五星紅旗獻給了祖國,隨之一句“我以我的中國血統為榮”,表達了他的赤子之心。

當然,屐使炎黃子孫感到光彩的是他的太空科學實驗。1979年,美國航宇局征集太空科學實驗,有幾百名科學家參加競爭,王贛駿的“零重力液體狀態實驗”是中選的15個項目之一。

王贛駿生在江西,長在上海,10歲時隨父到台灣,高中畢業後去美國深造,1970年獲博士學位,專門從事流體物理、研究,獲得過30多項發明專利。1982年美航宇局招收科學家宇航員到太空作科學實驗,幾百名科學家應選,經過一年半的逐漸淘汰,隻剩下4人,最後又淘汰兩人,王贛駿是剩下的兩人之一。這使他有幸在太空用自己研製的實驗設備進行自己提出的太空實驗項目。在三年的訓練過程中,除了實驗準備工作外,還進行了60000多次失重訓練,熟悉航天飛機和進行體質鍛煉。

由於太空環境的影響,實驗設備在第二天發生了故障,但王贛駿決心把設備盡快修好。在地麵科學家的配合下,他以頑強的意誌和熟練的技能,搶修兩天半,終於排除了故障。為了彌補損失的時間,他每天除規定的12小時工作外,還加班四五個小時,終於圓滿地完成了實驗任務,獲得了使世人震驚的成果。正如王贛駿所說:“我為中國人爭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