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9章 航天次數最多的人(1 / 2)

約翰·揚是美國航天飛機赫赫有名的首航指令長,也是美國資曆最老的宇航員。但他把青春獻給航天事業的航天生涯,卻鮮為人知。

1985年3月23日,在美國休斯敦航天中心舉行的約翰揚首次太空飛行20年慶祝會上,人們才知道他有20年的航天生涯。

約翰·揚1930年9月34日出生於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市,童年時代在奧蘭多度過。他首次航天飛行是1965年3月23日,他和同伴弗吉爾·格裏索姆,駕駛的“雙子星座”3號,這種第二代飛船的外形和第一代“水星”宇宙飛船相似,由乘員室、動力室、機械室三部分組成,重32噸,長約57米,圓錐形,底部直徑大約3米,頂部直徑約1米,約翰·揚和他的夥伴駕駛這種飛船創造了美國兩人航天旅行的記錄,繞地球飛行3圈,共4小時53分,成為當時的新聞人物,見諸於報刊、電台、電視台。爾後約翰·揚一直活躍在美國的航天領域,1966年7月,18日,他和柯林斯駕駛“雙子星座10號”飛船,繞地球一飛行了43圈,共計70小時47分,成功地實現了和阿金納衛星對接,從衛星上取回一個收集微流星體的箱子。再次成為美國報刊的新聞人物。

最值得紀念的,是約翰·揚兩次進行舉世矚目的“阿波羅”計劃飛行。第一次是1969年5月18日,約翰·揚和其他兩名宇航員駕駛“阿波羅”10號飛船從肯尼迪航天中心起飛,飛行75小時56分鍾後,進入近月點11千米,遠月點315千米的環月軌道。在繞月飛行616小時的飛行中,指令長斯塔福德和塞爾南進入登月艙,和母船分開,點燃下降火箭,乘登月艙飛行到距月球僅143千米的地方,為“阿波羅”11號飛船在月球著陸進行了近距離空中偵察,並拍攝了著陸位置照片,約翰·揚擔任這次飛行的指令艙駕駛員,登月艙脫離母船8小時後與指令艙順利實現了對接。1969年5月26日,“阿波羅”10號在薩摩亞群島附近平安著水,總飛行時間達192小時3分鍾。第二次是1972年4月16日,“阿波羅16號”從肯尼迪航天中心起飛,約翰·揚擔任飛船指令長,馬丁利為指令艙駕駛員,杜克為登月艙駕駛員。在這次飛行中,他們駕駛登月艙在位於月麵中央高地的“笛卡爾環形山”附近登月,三次使用價值800萬美元的月球車。在月麵探測20小時15分,在月麵停留71小時3分,帶回月球岩石955千克。為人類登月和探測月球的奧妙作出了重大貢獻。

9年以後,年滿助歲的約翰·揚又榮鷹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的首航指令長,和羅伯特·克裏平於1981年4月12日駕駛航天飛機從肯尼迪航天中心進行舉世矚目的環球飛行。對於這一曆史性成就,人們無不歡欣鼓舞,各國賀電紛至遝來,各種報刊競相報道,約翰·揚和航天飛機名揚四海,被載人航天史冊。1983年11月28日,約翰·揚,帕克及德國專家默博爾德等六名宇航員乘航天飛機進入太空。約翰·揚和他的夥伴們同心協力,第一次把重17噸的歐洲天空試驗室施放出去,進行了乃項太空試驗,製造了地球上無法製造的合金,拍攝了高分辨率的地球資源照片,創造了航天飛機飛行10天零8小時的記錄,十分出色地完成了航天飛機的飛行和實驗任務,再次受到人們的青眯。充當宇航員並不是廣種愜意的輕鬆事,必須經過長期苛刻的各種常規和特殊的體力、智力、飛行生理和基礎理論的訓練。為了駕駛航天飛機,約翰·揚和羅伯特·克裏平從1978年1月開始接受全麵訓練,除每周要上25小時的航空學和天文學課程外,還要熟讀長達21卷的航天飛機操作綱要,這部航行手冊經常易稿,以至他的辦公室裏積存的油印講稿厚達25英尺。為體驗巨型飛機的飛行感受,約翰·揚雖有12000小時駕駛飛機的經曆,但他還撥不少時間駕駛波音707飛機,乘坐裝有反向推力器和橫壓發生器的墨西哥型飛機,實習棘手的降落過程。為熱悉航天飛機內的各種開關和五台電子計算機,他和克裏平曾在航天飛機模擬艙內練習了1200多小時,以至到了入迷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