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我們把聚合地選定在532路塘棲車站。2007年11月12日早上6時,我們數十名職工湧入532路車站,伺機去杭州市政府超級集體訪。被守候在車站的信訪幹部和巡防隊員攔阻,並說我們的行為是違反國務院《信訪條例》,《信訪條例》規定上訪不得越過五人。我們就被勸到鎮接訪室。後來,在鎮政府的積極參與下,我們與老板艱難談判,最終老板答應支付我們相應的加班費等條件。
我們當時越級上訪的想法,現在想想,知道錯的。說心裏話,我們真的也不想上訪啊,我們隻是想拿回屬於自己的東西。
不公平之事有信訪部門撐腰
楊德山:我河南人,來杭州泰昌實業公司工地上做泥匠活快一年了,我又是一個班組的頭兒。2007年年底,我們正準備等待包頭黃保章發給我們工資時,黃包頭說錢沒了。原來泰昌公司支付給黃包頭的近100萬現金,因為黃包頭膽子小,在木工負責人和鋼筋工負責人多次催討威脅下,他把全部錢先付給了那兩個班組,而到我這相泥工班就沒錢了。
麵對這種不公平之事。我就反映到鎮信訪辦。信訪辦幹部很重視,上門找泰昌公司老總,說數十名泥匠民工回家要過年的。後來,在信訪辦的積極努力下,公司預付黃包頭工程款,作為墊付我們民工的工資。想不到,我們外地人在塘棲辦事,當地政府把我們的事,當作自己的事。我知道這種不公平的事,如果沒有政府部門的撐腰,我們這些外來民工不知道如何回家過年啊!
狗叫聲也成了信訪事件
朱德林:我今年66歲,我居住在杭州西湖區馬塍路18號。我母親住在塘棲村蔡家埭我哥哥德培家。近來,母親身體不佳,不能起床。我常去那裏照顧她。可是我遇上一件頭疼的事。晚上,我哥家門前總有十幾條大狗狂吠,我一把年紀了,晚上被吵得睡不好,次日,頭痛得厲害。更讓人揪心的是我患病母親,她需要休息呀。經不住這些狗來來往往的吵架和狂吠。我抱著試試看的心情,找到鎮信訪辦。真的沒說的,第二天晚上,我哥家門前安靜了,不再有狗叫聲。從這件小事,我看到政府為民辦事上的認真。讓我堅信古鎮塘棲發展前景會更加美好!
生意不好別責怪別人
唐某:我是千百惠服裝店的主人。我的店鋪以前開在塘棲步行街,很長的時間裏,步行街上店鋪的生意都差。我曾經與我的同行一樣,責怪過鎮政府,為啥不讓這條塘棲唯一的步行街旺盛起來啊!有了這想法,我們店主們就一起到鎮政府上訪。我們認為生意不好,主要是人氣不旺。我們要求政府出麵把在廣濟大街夜市上的皮鞋攤商趕到步行街,讓步行街熱鬧起來。隻有這樣,我們生意才會好起來。後來,信訪辦答複後,讓我覺得以前的想法太簡單太幼稚。如果夜市攤販搬入步行街,會帶來許多新的問題,而這些新問題政府往往沒法解決的,如噪聲影響步行街四周的住戶正常休息等。
這次以後,讓我感覺到做生意成功失敗要靠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做生意賺錢是自己的事,虧損也是自己的事啊!別責備政府或他人。
政府說話算數
鬱某:我祖祖輩輩都是塘棲人。我是位退休老師,在我有生之年裏,最讓我關心的是古鎮塘棲的保護與開發。2004年7月15日,杭州日報七版刊登明代的塘棲三條半弄堂屬政府保護範圍之內。這是讓我們這些上年紀的塘棲人備感欣慰。然而一年以後,三條半弄堂的保護工作,沒有一點信息。難道政府說話不算數了?2005年5月31日我們來到鎮政府上訪。曹鎮長接訪我們的。他提出個三點意見:一是古鎮開發保護一定要進行。二是鎮政府出麵對三條半弄堂的危房及時修理。三是向上級政府爭取,盡快推進古鎮保護和開發。二年以後,讓我看到了古鎮開發和保護的舉措。政府說話算數的。現在,市區鎮三級政府成立的運河綜保公司對古鎮進行有條不紊地保護、開發,不久將來,我們又可以看到恢複後的新塘棲古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