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辭江漢去,推窗寄慨,問仙人黃鶴,何日歸來。
題武昌黃鶴樓聯
黃鶴樓在武昌蛇山黃鵠磯上。始建於三國時期,約公元223年。傳說蜀國費文禕在此樓乘黃鶴成仙而去,故名黃鶴樓。該樓屢毀屢建。現樓為1983年重修。
此聯抓住了黃鶴樓的特點:玉笛梅花、仙人黃鶴,寫出了憑欄寄慨,便有心遠天地寬之感。情景交融,堪稱佳作。
勝地是流傳,直博得一代芳名,千秋豔說;
賞心多樂事,且看此半湖煙水,十頃荷花。
題南京莫愁湖聯
此聯選取兩個曆史傳說,表現莫愁湖深厚的文化內涵和自然景色。
上聯寫莫愁湖因莫愁的芳名和豔說,而名聞天下,成為江南第一名勝。
下聯寫明太祖朱元璋與開國勳臣徐達,在莫愁湖的勝棋樓下棋,把莫愁湖當作賭注,結果輸給了徐達。故作者由此發生感慨。賞心多樂事,有嘲諷明太祖之意。
憑欄看雲影波光,最好是紅蓼花疏,白秋老;
把酒對瓊樓玉宇,莫孤負天心月到,水麵風來。
題杭州西湖平湖秋月亭聯
平湖秋月,為西湖十景之一。此聯寫景抒情,內涵豐富,有層次遞進感,把西湖的迷人風光,描寫得淋漓盡致,令人百讀不厭。
到此莫題詩,誰個敢為學士敵;
偶然去捉月,我來甘拜酒仙狂。
題采石磯太白樓聯
相傳詩人李白(字太白)因酒醉捉月溺死於安徽牛渚山采石磯。後人為了紀念他,在此建太白樓。
此聯表明作者在太白麵前甘拜下風。
戰艦列千軍,想當年小喬夫婿,破浪乘風,多少雄姿英發。今我戈船係纜,吊古憑欄,歎幾許事業興亡,隻贏得殘灰劫火;
湖天開一碧,看此日大地山河,落霞孤鶩,無非活潑生機。誰家鐵笛飛聲,悲歌擊築,把那些滄桑感慨,暫付與芳草斜陽。
題潯陽望湖亭聯
上聯說三國小喬夫婿周瑜,雄姿英發,如今是殘灰劫火。
下聯說,秦始皇時,燕人高漸離,隨荊軻入秦刺始皇,荊軻死,高埋名為人傭仆,始皇得知後將其抓獲,惜其善擊築(古時一種弦樂器)而留其擊築。後來高在築中灌鉛彈撲打始皇,未中而被殺。
此聯借古喻今,含而不露。
一瓢草堂遙,願諸君景仰先賢,對門外嶽竣湘清,想見高深氣象;
三籬桃浪暖,就此地宏開講舍,看眼前鳶飛魚躍,無非活潑天機。
題船山書院聯
清光緒十一年(1885),時任兵部尚書的彭玉麟在其家鄉衡陽市的東州,建船山書院,並題寫此聯。
此聯立意高遠,用典自然,既稱頌船山先生治學嚴謹,造詣高深,又勉勵後輩學子珍惜青春年華,勤學苦讀。
水得閑情,山多畫意;
門無俗客,樓有賜書。
自題聯
此聯恰似作者的自畫像。文詞優美,格調高雅,對仗工穩,音韻鏗鏘,令人百讀不厭。
我本楚狂人,五嶽尋仙不辭遠;
地猶鄒氏邑,萬方多難此登臨。
題泰山萬仙樓聯
上聯集李白詩句。語出李白《廬山謠寄盧侍禦虛舟》:“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
下聯前一句語出唐玄宗李隆基《經魯祭孔子而歎之》詩:“地猶鄒氏邑,宅即魯王宮”,後一句語出杜甫《登樓》詩:“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此聯集句巧妙,天然如鑄,慨歎“萬方多難”,卻向往“五嶽尋仙”。
史筆炳丹書,真耶?偽耶?莫問那十二金牌,七百年誌士仁人,更何等悲歌泣血;
墓門淒碧草,是也?非也?看跪此一雙頑鐵,億萬世奸臣賊婦,受幾多惡報陰誅。
題西湖嶽飛墳聯
嶽飛墳在杭州西湖棲霞嶺下。南宋隆興元年(1163),孝宗即位後,改葬其遺骸於此。彭玉麟晚年寓居西湖時撰此聯。
上聯追憶抗金名將嶽飛悲歌泣血的史實。下聯描述奸臣賊婦該受惡報。作者用設問的方式,隻問不答,其實答案自明。這種寫作手法,使聯語波瀾迭起,韻味充盈,有助於增強藝術效果,值得借鑒。
蕭梁逝水,往跡猶新,問誰大雅扶輪,再繼元儲不朽業;
滄海橫流,人間何世,趁我餘光秉燭,補讀平生未見書。
題昭明讀書台聯
台址在江蘇鎮江招隱寺內。南朝梁武帝長子、昭明太子蕭統曾在此讀書,並編纂《昭明文選》。
蕭梁:南朝時梁朝皇帝姓蕭,故稱蕭梁。
元儲:天子、諸侯的嫡長子稱元子,太子稱儲君。此處指昭明太子蕭統。
此聯立意不凡,筆力遒勁。餘光秉燭,精神可嘉。
棟梁萃杞梓楩楠,帶將衡嶽春雲,蔭留吳地;
源派溯沅湘資澧,分得洞庭秋月,照澈秦淮。
題金陵湖南會館聯
上聯直言會館棟梁選用的是湖南最好的木材:杞梓楩楠,它將帶去衡嶽春雲,為吳地增色;
下聯列舉湖南四條河流:湘資沅澧,彙注洞庭湖,然後流入長江東下,使秦淮河也分得洞庭明月,照得河水格外清澈,更顯美姿。
此聯意境清新,情係鄉土。在寫作技巧上別具特色,上聯頭一句六字部首從“木”,下聯頭一句六字部首從“水”。這是同部首法,用得自然、貼切,無矯揉造作之嫌。`
五千年皖公何在?地接東南,消除浩劫,選勝快登臨,盡鶴唳丹霞,鷗盟黃浦,拓此一亭佳景,蕩滌胸襟,寄語墨客騷人,莫辜負新秋風月;
卅六載賤子重來,天開圖畫,俯仰狂吟,憑欄休感慨,看龍巒疊翠,鵝嶼浮青,騁我百戰壯懷,放開眼界,收覽練湖潛嶽,依然是舊日山河。
題安慶大觀亭聯
1860年前後,作者在安徽為官重建大觀亭時撰。
皖公:指春秋時皖國的國君。
黃浦:水名,在浙江吳興縣境內。
龍巒:安慶市郊的龍山。
鵝嶼:安慶市郊的鵝壙山。
練湖:在江蘇丹陽縣西北。
潛嶽:即潛山,在安徽潛山縣。
此聯寫盡了大觀亭的勝景,抒發了馳騁百戰的豪情。
退食有餘閑,當載酒人來,莫辜負萬頃波光,四圍山色;
臨流無俗慮,看采蓮船去,隻聽得一聲漁唱,幾杵鍾聲。
題退省庵聯
退省庵是作者晚年退隱西湖的宅名,並自號退省庵老人。
此聯抒發了作者超塵脫俗、眷戀山水的心境。筆調雅致,神韻充盈,耐人尋味。
何栻
何栻(1816—1873),字廉昉,號悔餘,又號南壙漁隱,江蘇江陰人。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進士。鹹豐六年(1856)任江西吉安知府。有《悔餘庵詩稿》、《悔餘庵文稿》傳世。
因樹為廬花當壁;
得書如產硯猶田。
題居室聯
上聯描寫居所環境之幽靜。
下聯顯示平生誌趣在讀書。
全聯立意精巧,遣詞清麗,抒發了作者不同凡俗的雅士情懷,給人印象深刻。
釀五百斛酒,讀三十年書,此生足矣;
製千丈大裘,營萬間廣廈,何日能之?
題壺園聯
壺園是作者辭官歸裏後新築的別墅名。
上聯抒發自己對飲酒讀書心願的滿足。
下聯表示對民眾衣住無著的關心,慨歎製裘營廈何日能之。製千丈大裘,語出白居易《新製布裘》詩:“安得萬裏裘,蓋裹周四垠,溫暖皆如我,天下無寒人。”營萬間廣廈,語出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安得廣廈千萬間,盡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
此聯的積極意義就在於,作者不囿於個人生活的滿足,而想到天下民眾的疾苦,顯示了憂以天下,樂以天下的博大情懷。
馮子材
馮子材(1818—1903),字南幹,號萃亭,廣西欽州人,清末將領,曾率部在鎮南關諒山大敗法國侵略軍。授雲南提督,因病未赴任。甲午戰爭期間,奉調駐守鎮江,官終貴州提督。卒諡勇毅。
不看破義利關,何須講學;
要認識忠孝字,才是讀書。
題秀陽書院聯
秀陽書院在廣西德保縣。清乾隆八年(1743)鎮安知府張光宗建,光緒十六年(1890)改建,光緒皇帝賜“教衍雲岩”匾額。
上聯點明講學必須看破義利關,義為先,利為後。
下聯強調讀書的目的,在於懂得忠孝二字。不忠不孝,愧作讀書人。
此聯言簡意賅,擊中時弊。細讀之,必得教益。
薛時雨
薛時雨(1818—1885),字慰農,又字澍生,晚號桑根老人。安徽全椒人。清鹹豐三年(1853)進士,曾任嘉興知縣,杭州知府。晚年主講崇文、惜陰書院。擅長詩詞對聯。著有《藤香館詩刪》、《藤香館小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