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安東尼奧一旦沒人幹涉時,就一麵注視著朋友的屍體,一麵發表激烈的言詞來攻擊凶手們。
“啊,原諒我吧,你這一塊流血的泥土,原諒我對這些屠夫溫和又順從;你這有史以來最高貴的人的遺體。”
然後他預言內戰和災難必將接著發生。
他還采取了果斷行動。當時離羅馬不遠有一個愷撒的侄子,名叫奧克塔維斯,他雖然隻是個青年,但人們已知道他相當能幹。安東尼奧秘密給他送去一封信,告訴了他所發生的事,催促他作好準備,同時也召集好一支軍隊。
與此同時愷撒的遺體被運到公所,布魯特斯已開始向人們發表講話。他在辯論中解釋說,盡管他與愷撒友好,可是
“他野心勃勃,所以我殺了他……這並非我不太愛愷撒,而是我更愛羅馬。”
“你們寧願讓愷撒活在世上,”他問,“大家受奴役而死呢,還是讓愷撒死去,大家獲自由而生?不錯,”他繼續說,“愷撒既英勇又成功;而他的朋友——也隻有這個朋友,為了羅馬的利益,為了使羅馬免遭暴政,會殺死自己最好的友人。”
他在人們的歡呼聲中結束了講話,這時安東尼奧與其他人抬著愷撒的遺體走上前來;布魯特斯讓大家留下聽安東尼奧講話,自己離開了。
盡管安東尼奧最初不得人心,但不久他就顯示出了自己左右羅馬群眾的非凡才能。凡是布魯特斯通過辯論極力想贏得他們的,安東尼奧都對其情緒予以煽動。他不斷提醒人們,愷撒被指控的唯一罪行就是有野心;而正如他們所知愷撒是個大公無私的人,是貧窮公民真正的朋友,曾3次當眾拒絕接受王位。
“這就是野心嗎?而布魯特斯說他野心勃勃;布魯特斯可真是個正人君子。”
安東尼奧的呼籲開始打動了聽眾,他把新的證據展現在他們眼前,證明愷撒是他們最好的朋友。他舉起一張紙——
“這兒有一張蓋著愷撒印章的羊皮紙;它是我在他臥室裏發現的遺囑;隻要民眾一聽到這份遺囑上的話——請原諒,我並不打算在此宣讀——他們就會去吻愷撒遺體上的傷口,用手帕沾上他神聖的鮮血,並乞求他的一根頭發留作紀念。”
至此公民們已對凶手產生了極大的憤怒,而安東尼奧仍在巧妙地稱他們是“正人君子,把劍刺入了愷撒的身軀。”
他讓民眾們看到遺體上的傷痕,更加激起了他們的怒火;他指著劍刺入的傷口說:
“瞧那嫉妒的卡斯卡割開的裂口,他所深愛的布魯特斯即由此一刀刺入……這可是最最殘酷的一刀啊。”
說罷他指著傷口,說那就是布魯特斯的劍刺的。
安東尼奧激起民眾對謀害者產生憤怒後,暫時讓他們鎮靜,再次指著愷撒的遺囑:他表麵顯得並不情願讓大家知道其中的條款。他說,愷撒除了給羅馬的每個公民留下一些錢外,
“還把台伯河這一邊他所有的路道,他的私人園亭,他新辟的花園都留給了你們;永遠成為你們世襲的產業;讓你們獲得常有的樂趣——四處走走,以尋求開心。這就是愷撒!何時再會有這樣的人?”
民眾們一氣之下,便湧去向謀殺者們報仇,要燒毀他們的房子。路上他們碰見一個無害的詩人,不幸他名叫西納,屬於同謀者一方。僅僅聽到一個可恨的凶手的名字對這些民眾而言就夠了,他們撲向無辜的西納,把他撕得粉碎。但是布魯特斯、卡修斯和那些實際的凶手,得到整個民眾都被激怒的警告後,設法逃出了城。
這些謀害者從一扇大門離開了羅馬,而奧克塔維斯則帶領隨從們從另一扇門入城。然後他和安東尼奧便共同使局勢轉向有利於自己一方。他們把每一個可能妨礙自己的重要議員和公民都記錄下來,準備處死。他們毫不留情地成為了羅馬的主宰,緊接著便糾集起軍隊要與布魯特斯和卡修斯的隊伍作戰。這樣,殺死愷撒後不僅沒有阻止暴政,反而產生了一個恐怖統治。
很久以後羅馬的這兩個暴君才得以率軍與布魯特斯和卡修斯展開戰鬥。後者在東部省份聚集起軍事力量,於希臘北部的馬其頓與安東尼奧和奧克塔維斯迎戰。這時布魯特斯和卡修斯也產生了分歧。布魯特斯不願意通過暴力或非正當手段獲得戰役所需資金,因為他刺殺愷撒正是為了阻止暴行。而更講求實際的卡修斯為了一個鋌而走險的事業卻甘願不擇手段。
再者,身為一名哲學家而非精明狡猾者的布魯特斯,在戰役中不聽卡修斯的意見,作出了一些錯誤決定。而由於卡修斯欽佩布魯特斯具有堅定的自製力和責任感,所以他覺得自己不如布魯特斯偉大,願意服從布魯特斯的決斷。
最後敵人一個個進入了馬其頓的古都菲裏皮平原。布魯特斯希望避免不必要的流血,極力安排與敵軍頭目談判。然而談判無效,雙方頭目分手後戰鬥打響了。
戰鬥開始時卡修斯的軍隊陷入困境。而布魯特斯由於作出一個錯誤判斷,不是去援助卡修斯而是讓自己那一派的隊伍去與奧克塔維斯作戰。卡修斯發現自己遭受安東尼奧的打擊,自殺身亡而不願落入敵人手裏。這時布魯特斯在與奧克塔維斯作戰中取得進展,可是剛獲勝的安東尼奧趕到戰場,扭轉了戰局。布魯特斯見一切希望破滅,也結束了自己生命。
也許布魯特斯終於意識到殺死愷撒畢竟沒能拯救自由的事業。安東尼奧看著他的遺體,感動得這樣讚揚他:
“這是那些羅馬人中最高尚的一個。除他而外,所有陰謀者都因嫉妒愷撒而下毒手;唯有他懷著普遍的正義思想和為了大眾利益,才加入他們的行列。他一生善良,擁有各種美德,連大自然也會肅然起立,向世界宣告:這是一個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