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醒世人的傑作(3 / 3)

以上隻是筆者認為我們應該從本書中得到警醒的幾個方麵。而一部傑作所傳達給讀者的信息是多方麵的,每個讀者都可根據自己的理解去獲取有益的啟示。比如本書就還涉及到愛情與婚姻的問題。無論男女,生活能否幸福這也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如果當初女主人公就有幸遇上一個好丈夫,有了美滿的婚姻,她的生活道路就會完全是另一番模樣。正如她所發出的感歎:“假如我一開始就嫁給如此誠實可靠和如此富有感情的男人該多麼幸福啊!”可見這種完美的結合是多麼的可貴,人們真的很有必要去努力爭取並加以珍惜。無論你工作事業多麼成功,如果愛情婚姻遇到不幸,你必然會遭受重大的打擊。作者所給予的這諸多方麵的啟示還是留給讀者們去深入思考吧。

作者在講述主人公的故事中,娓娓道來,深動感人。它的一個很重要特點是,通篇從第一人稱“我”的角度進行描述,讓人感到十分真切。我們很難見到其它小說常用的對話方式,由此反映出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小說基本上寫的就是“我”作為主人公是怎麼想怎麼做的,使讀者能夠深入徹底地洞察到她的內心世界,這從上麵所引用的兩部分即不難看出,而本書基本上就是以這種方式在向讀者講述一個個故事。可以說內心的刻劃達到了淋漓盡致的程度。主人公在對於自己的生活經曆看似平靜的敘述和剖析中,讓讀者的內心一次次受到震撼——我們憎恨她所犯下的種種罪行,我們對此予以反思;我們為她終於有了懺悔並有了一個較好的結局感到欣慰……我前麵之所以曾想到用“透視罪犯心理的傑作”這一標題,就是這個原因,我覺得“透視”二字很能反映我閱讀、翻譯本書時的感覺。每部傑作的創作風格都有其獨到之處,我想本書比較獨特的地方正在於此吧。同時讓我感到驚異的是,作者丹尼爾·笛福作為一個男性,竟然寫出對女性心理透視得如此深刻的作品,真是一個奇跡。我曾翻譯出版過他的代表作《魯濱遜漂流記》,認為他能創作出那種富於冒險精神的題材的作品是不足為奇的。可他竟然也寫出了本篇講述女人故事的作品,並且寫得那麼好,這就不能不讓人為之讚歎了。描述一件事情也許不是很難,可要細致入微地刻劃出一個人——特別是本篇為一個女人——的內心世界,就不那麼容易了。一般想來女人寫好自己,女人寫好女人,那是很自然的事,可一個男人把一個女人的內心世界寫得那麼細膩,怎不令人叫絕!

作者丹尼爾·笛福(1660-1731),英國文學史上第一個重要的小說家。出生於倫敦一個肉商家庭。受過中等教育,以後經營過襪子、內衣、煙酒等多種買賣。到過西班牙、德國、法國和意大利等國家,參與過多種事件,不少冒險經曆。他反對專製,提倡民主的觀點,曾被群眾視為英雄。後編輯過四五種刊物,寫出250多篇政論文章,無不鼓吹資產階級發展的需要。像當時眾多的新興資產者一樣,笛福頗有才智,精力充沛,有進取精神。他創作《魯濱遜飄流記》時已近60歲,結果獲得罕有的成功。他的其它作品有《辛格頓船長》、《大疫年日記》以及本書等50多部。其創作不受傳統文學規律的約束,語言通俗明白。描寫個人在不利環境中克服困難的精神,描寫自然環境和細節都特別逼真,使人仿佛身臨其境。笛福的小說創作是標誌近代英國小說逐步形成的裏程碑。他的作品通過許多具體而真實的細節來描述人物性格,以大量的、不同環境中發生的日常事件構成不平凡的故事,給人以強烈的真實感和新鮮感。

《摩爾·弗蘭德斯》是作家的一部獨特的傑作,被英國作家沃爾芙譽為“英國不多的偉大小說之一”。我國目前對《魯濱遜漂流記》翻譯出版較多,而對作家的其它作品譯介較少。本書正是為了彌補這方麵的不足,但願它能讓讀者從中獲得一些有益的東西,這樣無論出版者還是譯者本人也就倍感欣慰。同時真誠希望廣大讀者對本書的不足之處提出寶貴意見,以便今後努力改進。

2004年4月於四川簡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