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美與美容的起源
凡有人類的地方,人們就不斷地創造美,修飾和塑造人體美,世界各個民族、各個曆史時期都有自己美的標準、美的追求。中華民族和世界各民族一樣,追求美與創造人類形體美的活動,構成了人類曆史發展中光輝燦爛的篇章。
美容一詞,最早源於古希臘的意為“裝飾”。無論怎樣命名,美容的活動在古代早已存在。
1萬~2萬年前的北京周口店“山頂洞人”的遺址中就發現了黃綠色的鑽孔碩石以及穿孔獸牙裝飾品。
早在公元前1000~前5000年,定居在叫山穀的遊牧民族(比古埃及人還早)就已經用化妝的方法來保護皮膚,免受日光暴曬。考古學家從那一時期發掘的文物中考證,在當時,染料和香水已異地交換使用。到公元前5000年,黑銻粉末被用作描眉和染眉,鉛被用來畫眼線綠孔雀石被用來畫眼影等,令人驚奇的是,古代婦女化妝與現代婦女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如染指、趾甲,塗唇,描眉,染發等。
原始人的智能還不能將自己和自然區別開,他們對人體和自然本身無法理解,就將審美和生命的表達交融在一起,並與圖騰崇拜、原始宗教意識一起作為人體審美的基礎,裸體、奇特的飾物、文刺、穿鼻、畫身等作為審美的情趣,並以動植物的骨片、象牙、貝殼、石子、木片、羽毛、縷索、帶等各式掛件作為美的飾物,甚至用簇發、剃發等各種發式來表達自己美的行為。
處於地中海盆地的古埃及人的自我美容已達到相當高的發展水平。貴族婦女們以她們別具一格的眼部化妝而著稱。就連男人們也關心化妝,並時興戴假胡須。
在古埃及著名的王後出;墓中發掘出了精美的化妝盒,其中有金梳妝盒、青銅鏡、香水瓶等,證明了當時美容的盛行。這些精美的藝術品,現保存在大英博物館。所以,國際美容整形外科協會,即以王後的形象作為美容的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