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葉彎彎(1 / 1)

柳葉彎彎

帶著對朋友的懷念,我把她寫進了我的作品。

朋友是位城裏人鄉下人都認為很美的姑娘,在上山下鄉的大潮中,她趕上了“末班車”,從大武漢來到了鄉下的柳樹坡,她和許多熱血青年一樣,是帶著夢和宏偉的願望來的。

後來,據說當地有個挺不錯的小夥子在她返城後不久就瘋了,當地的人都說是為她瘋的。可是,她告訴我,這事她自己也說不清楚。

柳樹坡並不是農村最偏僻貧窮的地方,靠近小鎮,小鎮環山而建,這山叫回龍山,傳說有九條龍赴天庭給王母娘娘拜壽,途中歇息此山,其中有條小龍被這裏的景色深深吸引,在拜完壽後又飛回來了,因此而得名。回龍山的山腳有一個緩長的坡,坡下有溝,溝邊栽滿了柳樹,當地都稱之為柳樹坡而不叫柳樹溝。

我是在一個春雨初歇,陽光明媚的日子來到柳樹坡的。

這真是個好地方,有山有水,天藍風輕,花妍蝶舞,空氣清純,我好像走進了大自然的“氧吧”。

憑著朋友訴說的印象,我找到了當年知青坐車返城的山坳口,一條公路把小山分成了兩半。

坐在一塊沙包石上,我開始咀嚼朋友說的小夥子依崖癡望知青的感覺,領略這大都市花巨額資金也不可能營造的天然美景,用相機拍下了這一幅幅寧靜的山水圖。

透過鏡頭,我看到了一道最美的風景,在溪水潺潺的岸邊垂柳下,一位穿紅衣服的村姑正在洗衣服。

初春的柳條上,靈動地飄著嫩嫩的柳芽兒,淺綠淺綠的小芽兒附在柔柔的柳條上,隨那微風輕擺著。

我走過去,看見村姑的腦後拖著一條長長的辮子,辮梢一直垂到了溪水裏,形成了一個毛筆尖狀。她搓洗著衣服,身下一圈一圈的粼波就由小到大,由深到淺在她腳邊擴散開去。

她洗得那麼專注,輕鬆。

我小心翼翼地蹲下來,怕驚嚇了她。

“對不起,我想向你打聽個地方,可以嗎?”

村姑轉過頭來,用平靜的眼光看著我。她的眼睛很大,很亮,皮膚是鄉下姑娘少有的半透明。

“你是城裏來的。”她沒有直接回答我的提問。

“你怎麼知道我是城裏來的?”

她指了指我手中的礦泉水瓶說:“我們這裏的人不喝這個。”她站起身來,抖著手中的衣服。

“我媽說,我們這裏的水比礦泉水還純淨。”

她說話的聲音讓我覺得像小鳥在歌唱,她告訴我知青點已被改建成加工廠了,她笑眯眯地揚起臉來把我從頭到腳打量了一遍,說我像電視裏的記者。

她的笑是那麼自然,美麗而動人,那笑起來的眼睛和眉毛彎成了一道柳葉。

村姑問我為什麼要找知青點,她還說她大姐知道許多知青的事,她說姐姐曾背著她從門縫裏看知青點蠟燭,她還告訴我,這裏經常有知青回來度假……

我被震動了,知青到這裏來,給這山村農莊帶來了什麼又留下了什麼呢?

我們追求的自然和返璞歸真不就是這無雕琢的小景嗎?

“我想給你拍張照片,行嗎?”

“我?不要照我。”但她還是讓我照了。

溪水緩緩地流淌,小魚慢慢遊蕩,村姑淡淡的神態,甜甜的笑……

回到城裏,照片衝出來了,最好的一張就是柳枝下村姑洗衣的倩影。

端望著照片,我想起了朋友臨終前的一句話:“柳樹坡留著我的夢。”

我突然明白了,朋友對這個世界為何還念念不忘。

Tip:阅读页快捷键:上一章(←)、下一章(→)、回目录(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