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生活(1 / 1)

我們的生活

結婚,對於未婚的青年,這兩個字眼既充滿玫瑰般的色彩,又具有神秘感,青年人既追求它,又害怕它。

回想我們結婚,還蠻有些意思,公元一千九百八十四年的一天,我正在上班,廠長送來一封信,我揣在懷裏,心裏像十五隻桶打水,七上八下。一下班,我就找了個僻靜的地方拆開,是他寫來的,隻有五個字:“我們結婚吧?”

都二十五六歲的人了,也是結婚的時候。我略加思索就給他回了信:“就結吧!”比他還幹脆。

於是。我們便取了戶口本,帶上介紹信,去鎮政府辦公室登記結婚,回來時順便買了些糖和煙,再把他的行李卷帶到這個九平方米的小屋來。

家,這就是我們的家。沒有衛生間,沒有自來水,沒有一條“腿”,沒有一隻“機”,沒有電冰箱,沒有電風扇,隻有煤氣熏天,連轉身都困難的“走廊廚房”,還有煙灰樸樸的牆壁,一個正正方方,空空蕩蕩的九平方米才是屬於我們的。

平心說,我們還有一個剛滿三位數的小存折,計劃將來買一個書櫃,打一張寫字台。我這個人愛好和興趣廣泛,誰叫我又找個教書的愛人,小不丁點也是個知識分子。你瞧,書沒處放,害得我們結婚第一天就在床下爬進爬出,折騰多時。

哦,我們的家就這樣建立起來了,我們生活的步伐就這樣邁開了,終於,我們也開始食人間煙火了。我們買了鍋碗瓢盆,柴米油鹽,於是乎,鋼精鍋放在桌子下麵,米麵放在抽屜裏,還有油壺,鹽罐,酒瓶呢?一隻爐子放在門口邊,我一天看幾遍,還是改變不了注定要熄滅的命運,多虧對門家裏從鄉下來的婆婆整天為我們看護著。

清晨,我們同小城一起蘇醒,常常顧不得吃飯,愛人就忙著去學校上課。我呢,則在紗線的海洋中拚搏,八小時,三班倒,機器轟鳴,整天頭昏腦漲。

下班回來則又是一陣戰鬥,愛人也隻好赤膊上陣來助戰。他端著小凳坐在爐前,一邊放著《菜譜》,一邊吩咐道:“蔥、鹽、油、醬、少許薑,這少許是多少?”鬼知道,將就點給吧。

一陣忙碌,飯菜好不容易熟了,愛人站起身,擦了擦鼻尖上的汗,反倒添了一把黑,我笑得前合後仰直不起腰。愛人也笑了,笑得很甜蜜。

管它飯生飯熟,管它菜是鹹是淡,是甜是苦,是酸還是辣,好歹是我們自己做的,吃起來也別有一番滋味。

如果碰到我上早班的那個星期,晚飯過後,在我們這個九平方米的小王國裏,我們的生活才像江河一樣寧靜下來。風兒輕輕,柳絲依依,多麼靜謐的夜啊!白天工作的勞累,以至生活中無窮無盡的煩惱事,都化為烏有,唯有溫柔的愛。愛人埋在作業堆中,我就在一旁織著毛線陪伴著他。有時我笑他:一身青布衣,兩手粉筆灰,三餐煮清粥,四方作業堆。他唯恐上當似的,趕快回敬幾句:琴棋書畫詩酒花,昔日件件不離它,而今七事皆更換,柴米油鹽醬醋茶。想起來,現在還覺得好笑。有時,我們相視一笑,又湊在燈光下,各自捧起一本書,於是,傳奇的草原,眼花繚亂的都市,美麗的平原……一齊展現在我們的眼前,直到整個小城都進入了夢鄉。

我們是渺小平凡的人,還不如一顆石子,石子丟進水裏,還能濺起一朵浪花,我們落進生活的湖麵,不是連響也不響一聲就沉下去了嗎?但我們不甘屈服,不隨波逐流。這就是生活。

(與妻曾銀花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