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讀書(1 / 1)

雨夜讀書

喜歡夜晚讀書,尤其是雨夜,在我看來,這是最好的讀書時間。雖然也聽別人說過,真正的好學之人,讀書是不會講究條件的,隻要有好書就行。可我總感到有些書選擇在一定的環境和心情下來讀,其效果和情趣會有所不同。

我住的是一棟平房,窗外一棵梧桐樹,白日裏從窗口往上望,隻見片片被扯得破碎的藍天。每逢下雨的夜晚,外麵什麼也看不見,隻聽到雨打樹葉的沙沙聲。我喜歡稱自己的小屋為“聽雨齋”,雨夜中,泡上一杯清茶,手裏捧上一本自己喜愛的書,便可盡情享受這夜讀的樂趣。

夜雨,最好是不疾不慢的小雨。沒有閃電沒有雷聲,唯有淅淅瀝瀝的雨聲。在這樣的夜晚,坐在窗前的書桌旁,感受著從窗外透進的絲絲涼氣,心境清澈、澄明。想象著漆黑的窗外,毛毛細雨飄灑在樹葉上,又流進土壤裏去的情形。忽然悟出,夜讀不正像流水一樣浸潤著自己幹涸的心田麼?

好書似陽光,似雨露伴隨著我們的人生。它充實著我們的頭腦,豐富了我們學識,淨化了我們的精神境界。書又是社會的鏡子,是人生的鏡子,通過讀書,你可以了解社會,熟知曆史,洞察人生,著眼現實。

當然,讀書人都有自己的偏愛,偏愛來自性情,來自不同的人生經曆。拿我來說吧,我就有著自己的偏愛。雖然我也承認:那些寫大動蕩、大風波、大人物、大事件、大悲哀、大歡樂的書,其中不乏好的作品,但我更喜歡讀那些寫普通人的痛苦和歡樂,並且表現出一種溫暖人性的作品。我覺得在這些作品中,再平凡的小人物也都有一種自身的價值,他們雖比不上英雄豪傑的顯赫,但他們絲毫也不缺乏高貴的心靈和堅強的意誌。他們離我那麼近,就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我仿佛可以聽到他們的呼吸,捕捉到他們的身影。他們的遭遇,能引起我的共鳴;他們的命運,常引起我深長的思考。我也是一個普通人,需要為生計而奔波,需要為生活而忙碌,其中的酸甜苦辣不也是一樣的麼?

雨夜讀書,時間便成了另一種概念,有時讀完薄薄的幾十頁,心裏竟有一種曆經滄桑的感覺。不知何時,杯中茶水已盡,合上書,窗外依舊是那淅淅瀝瀝的小雨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