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挽歌(1 / 2)

今年的第一場雪來的比往年稍早一些。

冬至時節,青雲山錦繡五千裏滿江紅,一夜之間全部換做了白底,熱鬧喜慶的大紅燈籠一個個摘下,盡懸白燈,恰逢今年九州的第一場雪,徒增清冷。

清晨降冬雨,冰冷水珠打濕了宮殿琉璃瓦上的薄薄雪花,雨水雪水融做一起,沿著瓦槽縫隙潺潺流淌,滴在屋簷下高掛的白燈籠上,排排刺眼的白燈籠迎風搖蕩,串織在白燈籠下的白繩結一遍遍敲擊鍍銅邊沿,輕輕重重輕輕,在白雪皚皚中傳出許遠,融入嗚咽風聲中,像一首不舍得挽歌。

青雲山山門直通九峰,九條通路上滿是縞素,冰冷水珠嘀嗒在青雲山弟子臉龐,和溫熱淚珠流過臉頰,沒有人去擦,整座青雲山中再無一張平日裏的歡顏。

秀峰內門大師兄彥章身披麻布喪服,領著所有秀峰內外門弟子走在淒冷的山道上,走上掛滿白綾白燈的秀殿。

彥章在殿外垂首沉默許久,寒氣極重的雪雨沿著他鬢角發梢流淌,打濕了胸前衣襟。這個有淚不輕彈的七尺男兒肩膀一顫一顫,大顆淚珠滾落在青石板上摔碎,他至今都不願相信那個從秀峰走出去的師弟就這麼走了。

青楓與他並肩而立,苦澀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千餘人依序步入大殿,彥章、青楓、張元、文宇和程曳五人佇立在香案前,看著焚香繚繞的香案上師弟栩栩如生的畫像,沉默良久,齊齊彎腰,竭力嘶喊道:“一路走好!”

大殿中白茫茫的跪滿一大片,聲聲重如冬雷。

“師兄!走好!”

弘願寺住持身披麻衣,攜徽州所有佛門高層到場,親自主持了那位青雲山弟子的法事。

人生中兩次披麻在肩的和尚佇立風雪中,朝著秀殿的方向彎腰鞠躬,周而複始,沒有停歇,呼嘯寒風吹動一旁寶相禪杖上的金環,鐺鐺作響。

已在此佇立足足七日的和尚抬起頭顱,眼角有淚長流,活佛輕聲呢喃道:“如果僧能代他死該多好。”

仙道盟上五宗裏其餘四家,除了大廈將傾的萬仙門派來的隊伍被擋在青雲山山門外,其餘三家悉數到場。

短短一個月時間兩次踏上青雲山的陵越和君陌,看著遍布青雲山五千裏江山的淒然縞素,才知道那個曾和他們把臂言歡的兄弟真的已經不在人世。

北域昆侖的冉蕭蕭第一次南下踏上青雲山,看著靈堂中那副畫像,取下腰間那柄同樣是已故之人的佩劍抱在手心,遞在鼻間,柔美臉龐上寫滿莊嚴,輕聲道:“走好。”

整個仙道盟都知曉了那場巫山中的驚廝殺。

青雲後山師弟常曦被深藏萬仙門中的魔族奸細設計引出宗門,繼而在巫山中展開了與魔族六皇子的死鬥,在境界修為遠遠遜色於對方的絕對劣勢下,這位短短幾年橫空出世的年輕劍仙燃燒了所有血脈之力,生生扭轉了必敗局勢,最後與那居心叵測的魔族皇子同歸於盡。

人們震驚之餘隻剩惋惜,這樣一顆冉冉升起的年輕新星,本該有著前景無限光明的未來,卻如同流星一般,匆匆綻放出了奪目的光彩,繼而又匆匆泯滅,令下無數人唏噓不已。

妒英才。

青雲峰大殿外送別英靈的鍾鳴一聲又一聲,聲聲撞擊在大殿中靜坐的九道身影心裏,大殿中氣氛壓抑沉重。

仿佛一夜間又蒼老數十載的清瀾掌教麵容憔悴,他似乎又回到了親手捧回兒子骨灰的幾年前,他勉強壓下心中激蕩的情緒,胸口卻依舊沉悶到不出話來,千言萬語在嘴邊,到最後隻能艱難出節哀兩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