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東方龍蛇(13)(1 / 3)

甘茂知道四大公子為人,但說客套,便是指你虛應故事,連忙起身肅然一躬:“如此謝過春申君。”

春申君笑道:“噢呀客客套了,來!酒!”

飲得幾爵,原先那個侍女匆匆走回,在春申君耳邊低聲說了幾句。春申君轉身對甘茂笑道:“上大夫,明日午時末刻時分,你進殿求見楚王,我不陪了。”

“好!甘茂打這個頭陣。說不下,春申君再上。”

“說不下?”春申君驟然大笑起來,“說不下,這合縱攻秦也就完了,黃歇是沒奈何也。”笑聲中一片淒涼。一言落點,甘茂心中一沉,如此說來,春申君這個後援早已對楚王絕望了,能否說動楚王,就在自己一人身上了。甘茂畢竟不是蘇秦張儀,對這種長策說君從來沒有過身體力行,如今首次為齊國出使,形同背水而戰,心中頓時忐忑不安起來。

次日清晨,太陽還沒有上山,甘茂已在驛館庭院中漫步了。

這是多年在宮廷做長史的習慣,往往是四更天離榻梳洗,然後便要派定一連串的瑣碎事務:要謄刻的文書、要立即呈送國君的緊急公文、要迎送的外國使節等,還要同時回答前來請命的宮廷護衛、內侍總管等諸般事宜,尤其要為國君安排好所有的國務會見與細節瑣務。總而言之,長史這個官職實際上便是王室事務總管,最是累人,若沒有起早睡晚要緊處還得連軸轉的功夫,十有八九都做不好。甘茂卻恰恰天生是做這種官的材料,精力過人,學問駁雜,機敏冷靜,記憶力非凡,縱是千頭萬緒的瑣碎事情,也能在極短時間裏處置得井井有條,更兼善於揣摩上意,往往能在國君尷尬時巧妙轉圜,於是顯得玲瓏活絡,路路得通,無所不能,將長史這個中樞大臣做得有聲有色。否則,秦武王也不會視為股肱,一舉將丞相上將軍兩大權力壓在他一個人身上。然也奇怪,甘茂一做丞相上將軍立時捉襟見肘,事事不逮,竟成了他最是難堪的一段歲月。軍前打仗,每每被一班軍中大將問得張口結舌。朝中議政,更是無法在一班能臣麵前總攬全局,經常是被樗裏疾、魏冄等牽著鼻子走。秦武王驟然暴死,他是受命安定局勢的唯一大臣,任誰也會借此坐大,至少是權力更加鞏固。獨甘茂例外,偏偏在朝局安定後被剔除出權力場而做了流亡臣子。想想也是天意,自己每擔大任便亂了方寸,每應對事務便化險為夷,豈非命該如此了?今回又是以上大夫之身斡旋楚國,可自己對楚王心中無底,結局會是如何?

雖是彷徨無計,甘茂還是回到書房準備了一番,成與不成隻看天意了。

看看日色過午,甘茂上了軺車向王宮轔轔而來。到得宮門,車馬場冷清寥落,顯然沒有官員此時入宮。甘茂下得軺車,不經意間見一匹高大雄駿的胡馬拴在車馬場粗大的石樁上,毛色閃亮透濕,不斷地喘息噴鼻,顯見是有人長途奔馳而來。甘茂心中一動,莫非是齊國有變,斥候緊急稟報來了?想到此處,不禁腳下匆匆,上了十六級玉階便向宮門老內侍遞上國書請見楚王。

“楚王已知特使入宮,請了。”老內侍說罷轉身一聲宣呼,“齊國特使甘茂晉見——”

看來春申君鋪排無差。甘茂精神一振,大步進了宮殿。過了迎麵大屏,見高階王座前站著一位黃衫玉冠中年人,白胖無須,正在轉悠著聽台階下一人說話。再看廳中,站著一個滿麵風塵之色的偉岸人物,紫紅鬥篷,手持長劍,連鬢絡腮大胡須看不出年歲。一個說得慷慨,一個聽得專心,兩人都沒有注意到甘茂進殿。

“今聞義士之言,桀宋無道,秦國竟助紂為虐?”黃衫白胖人的口吻很是矜持。

“楚王明鑒!”紫紅鬥篷者慨然拱手道,“桀宋已是鬼神不齒,天怒人怨。普天之下,唯秦國與桀宋沆瀣一氣,圖謀以邪惡強力,滅絕中原正道。當此之時,齊王合縱六國,誅滅暴秦,正是應天順時。楚國若聯兵北上,天下一鼓可定也!”

楚懷王擺擺手:“儂隻說,聯兵攻秦給楚國何等好處?曉得無?”

“好處可是大了。”紫紅鬥篷者悠然笑了,“一則,楚國可恢複中原霸業,楚王可成弘揚先王大誌的中興英主。二則,淮北入楚,秦國商於六百裏並武關、丹陽、崤山東南一並歸楚,拓地千餘裏,楚國豈非大大利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