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滔滔江漢(8)(1 / 3)

秦軍恰恰在這個節骨眼上殺來,完全打亂了魯仲連與春申君的謀劃——屈原將出未出,昭雎將除未除,楚懷王將醒未醒,朝野惶惶不可終日,朝局國事一時沒有了主心骨。魯仲連跌腳大罵:“虎狼秦國!壞我好局,魯仲連與你不共戴天!”春申君鐵青著臉色隻不做聲,沉默良久斷然道:“噢呀,此時不能再亂,須得舉國同心,挽救危局!”魯仲連目光一閃:“如何個舉國同心?”春申君道:“噢呀,請出昭雎,與楚王共商應急啦。”魯仲連憤然作色:“春申君,你如何不說借此推出屈原!莫非白起明日就能打來了?”春申君急迫道:“噢呀仲連,楚國大軍三十餘萬,昭氏封地兵員幾占三成。倉促之間,沒有昭雎出麵,且不說大軍是否生亂,單說這糧草輜重便難以為繼。屈原變法,那是遠圖。楚國一旦沒有了,誰給誰去變法!”春申君自覺太過激烈,長歎一聲,“再說了,自丹陽戰敗,八萬新軍覆沒,屈氏部族已沒有了根基。我等縱然強扶屈原主政,隻能激發楚國舊族叛亂,誰去打仗?仲連,這是楚國。沒有老世族支撐,甚事都是寸步難行啦。”

魯仲連默然,良久冷冷一笑:“我卻忘了,春申君也是老世族。”說罷一拱手,“告辭!”頭也不回地拂袖而去。

春申君連連搖頭,驟然之間淚如泉湧,卻也沒有追趕魯仲連,思忖一陣,一抹淚水跳上軺車直奔王宮。當晚,垂頭喪氣的楚懷王特召昭雎入宮,與春申君共商應急之策。昭雎一接急報,頓時精神大振——上蒼有眼,昭氏又一次轉危為安。

此刻進宮,老昭雎板著溝壑縱橫的老臉,任楚懷王唉聲歎氣,春申君焦灼萬分,隻是一言不發。楚懷王顫抖著一夜之間變白了的頭顱,哭聲乞求道:“老令尹,你說話也。鄭袖靳尚都死了,你再不為本王謀劃,楚國要沒有了。”昭雎冷冷道:“啟稟我王:非是老臣做大,實是老臣寒心也。若遲得幾日,隻怕老臣頭顱也掛在宮門高杆了,屈原那忠臣也回來了。”楚懷王連連歎息道:“老令尹哪裏話來,誰說屈原要回來了?楚國柱石,舍令尹其誰也!”昭雎依舊冷冰冰道:“我王若能給老臣一道王書:永不起用屈原,若得起用,世族共討之,如此,老臣便得心安了。”春申君咬牙切齒正要發作,楚懷王卻暗地裏猛一扯他的衣襟,又拍案高聲道:“好!本王立即下書啦。老令尹隻說,如何抗秦?”

“老臣之意:立即遷都。”昭雎隻冷冷一句。

“遷都?噢呀,遷到何處去?”春申君急了。

“壽城。”

“壽——城?”春申君倒吸了一口涼氣。壽城,那可是昭氏的封地啊。

楚懷王卻並不驚訝,隻是追問:“遷都舉動大,誰來護遷?”

“老臣親率昭氏六萬子弟兵護遷,可保我王萬無一失。”

“噢呀不妥!”春申君急道,“那這郢都周遭數十城,拱手送給秦國了!”

昭雎冷笑:“莫非春申君有奇策?”

“噢呀國難當頭,有何奇策?唯舉國一死抗敵!”

“也好。”昭雎微笑著,“老臣請我王兩路部署:春申君率軍迎敵,老臣率昭氏子弟並王族禁軍護駕遷都,正是兩全。”

“好!”楚懷王拍案而起,“老令尹高明!既全國,又抗敵,秦國能奈我何?”

春申君長歎一聲,牙關緊咬,臉色鐵青,終是沒有說話。

次日,郢都開始了驚人的混亂折騰。遷都的消息一傳出,國人盡皆嘩然,原本熱血沸騰的抗秦激情,突然變成了近乎瘋狂的忙亂。商人要搬遷店鋪存貨,富人要收拾財貨追隨著王室遷徙,農人操心著水田裏快要成熟的稻穀,私業百工則千方百計地埋藏還沒有賣出去的零碎物事;操持水上生涯的漁人水手則忙亂地收拾船隻,一則隨時準備逃走,二則又忐忑不安地想發一筆國難財,對那些求助於輕舟快船出逃的富戶狠狠要個大價錢。隻有那些窮得叮當響的郊野隸農與官奴家人,嗷嗷叫著在街頭四處轉悠,痛罵官府軟骨頭,自個要去打秦國。街市國人如此,宮廷更是忙得昏天黑地。要在三兩日內將偌大王城一切可以搬走的物事裝車裝船打包袱席卷一空,卻是談何容易?沒了鄭袖靳尚的楚懷王,像被抽掉了筋骨的一堆老肉,隻坐在後宮水邊發呆,但有人來請命搬遷事務,便是一通大吼:“飯袋!酒囊!毋曉得自個想想?本王是管這些瑣碎之事的啦?”嚇得內侍宮女沒有一個人再敢來請王命。

鬧哄哄折騰了幾日,浩浩蕩蕩的車隊船隊終於開拔了。楚懷王聽說秦國水軍大是厲害,不敢乘坐原先自認萬無一失的水師戰船,改了陸上車隊。一輛篷車,八千禁軍三千侍女內侍,再加上昭雎家族千餘口與六萬昭氏子弟兵,在遮天蔽日的滾滾煙塵中驚慌地向東逃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