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孤城血卜(5)(2 / 3)

說話間穿過了一片鬆林,又穿過了一片草地,一座小山包下幾座木屋散落在眼前。依然是一圈沒有門的竹籬“圈”出了一片庭院,三三兩兩的少年弟子們在庭院中漫步徜徉著高聲吟哦著,時而相互高聲論爭一陣,一片生機勃勃。樂毅不禁湧起一種由衷的欣慰,作為占領軍的統帥,他自然最高興看到被征服的齊國庶民平靜安樂如常了。然則,在樂毅想走上去與這些讀書少年們說話時,偌大的庭院驟然沉寂了。少年們木然地看著突兀而來的將軍兵士,一種奇特的光芒在眼中閃爍著,默默地四散走開了。

樂毅輕輕歎息了一聲,向正中一座大木屋肅然一躬:“燕國樂毅,特來拜望先生。”

“不敢當也。”木屋中傳來一聲蒼老的回音。

“樂毅可否入內拜謁?”

“上將軍入得關山國門,遑論老夫這無門之莊?”

“大爭之世,情非得已。縱入國門,樂毅亦當遵循大道。”

“上將軍明睿也。恕老夫不能盡迎門之禮。”

“謝過先生。”樂毅一拱手進了木屋,見正中書案前肅然端坐著一個須發雪白形容枯槁的老人,肅然躬下道:“樂毅拜見先生。”

“亡國之民,不酬敵國之賓。上將軍有事便說。”老人依舊肅然端坐著。

樂毅拱手作禮道:“齊王田地,暴政失國。燕國行討伐之道,願以新法仁政安定齊民。樂毅奉燕王之命,恭請先生出山,任大燕安國君之職,治理齊國舊地,以使庶民安居樂業。尚望先生幸勿推辭。”

“上將軍何其大謬也?”老人粗重地長籲了一聲,“國既破亡,老夫縱無伯夷叔齊之節,又何能認敵為友,做燕國臣子而麵對齊國父老?”

“先生差矣。”樂毅坦然道,“天下興亡,唯有道者居之。誅滅暴政,吊民伐罪,更是湯文周武之大道。伯夷叔齊死守遺民之節,全然無視庶民生計,何堪當今名士之楷模?先生身遭昏聵暴政之慘虐,如何為一王室印記而拘泥若此?燕國體恤生民艱難,欲在齊國為生民造福,先生領燕國爵職,何愧之有?”

“上將軍真名士也!”老人喟然一歎,“然卻失之又一偏頗。豈不聞天下為公?王室失政,並非齊人失國也。齊國者,萬千庶民之邦國也,非田氏王室一己之齊國也。老夫忠於齊國,卻與田氏王室無關。”

“大道非辯辭而立。樂毅尚望先生三思。”

老人搖搖頭:“道不同不相為謀。言盡於此,上將軍請回。”

樂毅正要說話,卻聽門外一陣大喊:“王蠋老兒休得聒噪!若不從上將軍之命,盡殺畫邑王氏!”

老人哈哈大笑道:“豎子凶蠻,倒算得燕人本色,強如樂毅多矣!”

樂毅默然片刻,向老人慨然拱手道:“先生莫以此等狂躁之言為忤,樂毅自有軍法處置。先生既不願為官,便請安然教習弟子,燕軍斷然不會無端攪擾。告辭。”說罷大步去了。

看護將軍見樂毅沉著臉出來,搶步上前憤憤請命:“上將軍,請準末將殺了這個迂闊老士。”樂毅厲聲一喝:“大膽!回營軍法論處。”徑自大步出莊。過得草地將及鬆林,卻聞身後驟然哭聲大起,少年們一片哭喊隨風傳來:“老師!你不能走啊——”

樂毅猛然一陣愣怔,轉身飛步跑向木屋。

老人懸在正中的屋梁上,枯瘦的身子糾結著雪白的須發,裹在大布衣衫中飄蕩著。少年弟子們驚慌失措地跳腳哭著喊著,亂成了一片。樂毅大急,飛身一縱左臂圈住老人雙腿托起,右手長劍已經揮斷了梁上麻繩。及至將老人在竹榻上放平,一探鼻息,已經氣息皆無了。

樂毅對著蒼老的屍身深深一躬,木然得找不出一句妥當的詞句來。良久,他沉重地歎息了一聲,看著一圈少年弟子道:“請許樂毅厚葬先生。”

“不許燕人動我師!”少年弟子們齊齊地一聲怒喝。

在少年們冰冷的目光中,樂毅沉重地離開了畫邑。思忖一番,他下令解除了畫邑外圍的駐軍。一路想來,樂毅決意加緊“仁政化齊”方略的推行,衝淡王蠋之死有可能引發的對抗民變。

回到臨淄,樂毅立即以昌國君名義頒下五道法令:

第一道,廢除齊湣王時期的一切暴政,寬減齊人賦稅徭役。非但將齊湣王時期增加的五成重稅廢除,而且還在原有賦稅上再減三成,一舉使齊人成為天下賦稅最輕的庶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