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三轅各轍(1)(1 / 3)

一、少壯奇才 不意遇合

少年蒙恬第一次知道了鞍馬勞頓的滋味。

涉過一道大水爬上一道山梁,驀然看見山頂聳立的蘭陵界碑時,蒙恬高興得大叫一聲癱在了山坡上。他知道,身後大水叫做沂水,眼前青山叫做蒼山,那座夢中學館便隱藏在這片淡黃青綠的峰巒之中。雖是一身精濕又饑又渴,但想到不日便能見到追慕已久的大師,見到孜孜尋訪的奇士,蒙恬高興得不能自已,跳起來將內外衣裳一齊脫下一邊笑嘻嘻嚷著慚愧慚愧,一邊一件件擰幹搭上半人高的草叢,又從馬背取下皮褡拿出一件不曾沾水的麻布寬袍裹住了自己,大帶腰間一紮,興致勃勃地在山坡采起了蘭草。

蘭陵者,蘭草之山也。蘭陵非但是楚國名縣,更是天下名縣。蘭陵之名兩出:一則蘭草,一則美酒。若論本原,蘭草之名遠遠早於大於蘭陵酒。蘭草,花淡黃而葉淡綠,清香幽幽沁人心脾,亦草亦花亦藥亦用,可人之心,足人之需,廟堂風塵無不視為心愛之物。楚人尤愛蘭草,佩戴蘭草飾物盛於中原佩玉。屈原《離騷》雲:“紉秋蘭以為佩。”說的正是此等風習。蘭草惠及天下,還有另一大用途,便是蘭膏之妙。蘭膏是蘭草煉成的油脂,用來燃燈,既可生香又可驅蟲;女子和油澤發,既可使秀發潤澤如雲,又終日香如花蕊。《離騷·招魂》雲:“蘭膏明燭,華容備些。”蘭草由此另得一名曰澤蘭,此之謂也。

蒙恬少學淵博多才多藝,最好山水風物之美。此刻見蒼山蘭草在夕陽下綠蔥蔥黃幽幽隨著山巒河穀伸展得無邊無際,蒙恬的疲憊饑渴早已拋到了九霄雲外。采得幾大把蘭草,編織成一頂綠黃花冠,又編成一幅長可及膝的蘭佩,頭上頂起花冠,脖頸掛起蘭佩,在山坡上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跳著叫著瘋跑起來。

“大意無所拂悟,辭言無所擊摩,然後極騁智辯焉……”

驀然之間,一陣悠長清亮的吟唱隨風隱隱飄來,雖不甚辨得辭意,鏗鏘頓挫之韻律卻分明甚是古奧。蒙恬驚喜眺望,遙見山下一輛牛拉軺車向著山口而去,傘蓋在長風草浪間忽隱忽現,黃牛漫走,車鈴叮當,那清越吟唱飄蕩在淡淡幽香的無邊蘭草中。蒙恬頓時童心大起,迎著山口遙遙招手大喊:“前輩高人!好個悠閑自在——”

牛車依然丁零哐當地散漫走著,清越的吟唱依然彌漫飄蕩著。

蒙恬一口氣衝到了車前:“在下敢問前輩,蒼山可有一座學館?”

大黃牛哞的一聲悠然止步,車蓋下一人倏忽坐起——散發布衣瘦骨嶙嶙,年輕明亮的眼睛深邃得有些茫然——恍然醒悟間一句吟唱:“與我說話者,足下也?”蒙恬一拱手道:“前輩吟誦得癡迷,在下正是求教前輩。”“前輩?不,不,不敢當。”布衣瘦子猛然麵紅過耳口吃起來,下車一拱手又吟唱一句,“足下何事,但說無妨。”蒙恬恍然醒悟一拱手道:“兄台語遲,方才失敬處敢請見諒。”布衣瘦子這才認真地上下打量了一眼麵前少年,冷冷一笑揶揄道:“少年雅士,蘭草商家,要找蘭陵縣令麼?”蒙恬不禁笑道:“這位大哥有趣,我已問過,這蒼山可有一座學館?”

“學館不管蘭草買賣。”

蒙恬笑得一片爛漫:“這位兄台!非得派我做個商人?”

“商人入山皆是這般做派,一身香草。”布衣瘦子麵色冰冷。

“恨商及草,兄台原是方正過甚了。”

“相形不如論心,論心不如擇術……”

“形相雖善而心術惡,無害為小人也。”

“你,你讀過《非相》篇?”冰冷的布衣瘦子驚訝了。

蒙恬頑皮地一笑:“《荀子》傳揚天下,我背不得幾句麼?”

“不中!《非相》篇乃大師新作,幾時傳揚天下了?”

“不中?”蒙恬學得一句恍然拍掌,“對也,你是韓非大哥!”

“足下何人?我不識得。”布衣瘦子依舊冷冰冰一句。

“大哥識得魯仲連否?”

“隻說你是誰。”

“在下魯天,齊國魯人,遊學求師。”

“原來如此,方才得罪也。”冰冷的韓非有了一絲笑容。

“如此,在下不是商人了?”

“小兄弟可人。”韓非淡淡一笑,“要入蒼山學館?”

“正是!”

“此嘉賓也。”韓非大步走到牛車旁,拔下車中傘蓋轉身插到草地上,“蒼山法度,凡遇求學士子,即時傾蓋洗塵。這是大師車蓋,我與小兄弟先飲三碗。”說罷又從牛車拿下一隻脹鼓鼓的皮囊與兩隻嵌在車廂的木碗。蒙恬高興得跳腳拍掌笑道:“蘭陵美酒大妙!我有幹肉!大哥坐了,我來!”飛跑馬前拿來一隻皮袋摸出兩方荷葉包裹的醬幹牛肉,飛步搬來一片石板擺在車前,荷葉鋪開皮囊斟酒,幹淨利落得全然不用韓非動手一切就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