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6章 暴亂潮水(11)(1 / 3)

範增進入東陽,正逢陳嬰舉棋不定之際。範增已經一路察訪了陳嬰為人,沒有找陳嬰正麵苦勸,卻鄭重拜謁了陳嬰母親,大禮相見並敘談良久。當夜,陳母喚來了陳嬰,感慨唏噓地說出了一番話:“兒啊,自我為你家婦人,未嚐聽說陳家出過一個貴人。目下,你暴得大名,還要稱王,何其不祥也!為娘之意,不若歸屬大族名門,事成了,封侯拜將足矣!事不成,逃亡也方便多也!不要做世人都想的王,陳勝倒是做了王,還不是死得更快?我本庶民小吏之家,娘也沒指望你這一世能有大名大貴也!”陳嬰反複思忖,終覺老母說得在理,於是打消了稱王念頭,召集眾人商議出路。陳嬰說:“目下,江東項梁部已經開到了東陽駐屯。項氏世世楚國名將,若要成得大事,非項氏為將不成。我等若能投奔項氏,必能亡秦也!”一班豪俠後生想想有理,便一口聲讚同了。於是,範增尚未出麵,陳嬰便率軍投奔了項梁。

沒過月餘,章邯大軍南下風聲日緊,已經舉事的江淮之間的小股反秦勢力紛紛投奔項梁部。最大的兩股是黥布軍與一個被呼為蒲將軍的首領率領的流盜軍。至此,項梁人馬已經達到了六七萬之眾。項梁與範增商議,立即北渡淮水,進兵到下邳駐紮了下來。這是範增謀劃的方略:章邯軍既然南下,我當避其鋒芒北上,相機與魏趙燕齊諸侯軍聯兵,不得已尚可一戰,不能在淮南等秦軍來攻。

項梁沒有料到,北上的第一個大敵不是秦軍,而是同舉複辟王號的同路者。

項梁大軍進駐下邳,立即引來了“景楚”勢力的警覺。這個景楚,便是原本屬於陳勝張楚國的秦嘉部勢力。這個秦嘉,原本是一個東海郡小吏,廣陵人。秦嘉上年投奔了張楚,九月末奉陳勝王命率一部軍馬南下徇地。然則不出一個月,秦嘉便找到了一個楚國老世族景氏的後裔景駒,立景駒做了楚王,自己則將相兼領執掌實權。秦嘉的根基之地便是泗水重鎮彭城。下邳彭城,同為泗水名城。下邳在東,在泗水下遊;彭城在西,在泗水上遊,兩城相距百裏左右。項梁數萬人馬部伍整肅地進駐下邳,在陳勝大軍潰散後可謂聲勢顯赫。秦嘉立即親率景楚全部六萬餘人馬,駐屯於彭城東邊三十餘裏的河穀地帶,其意至為明顯:預防項梁圖謀吞並景楚。

“景楚軍馬出動,項公機會來矣!”

一得秦嘉軍消息,範增立即向項梁道賀了。項梁問其故,範增道:“倒秦必得諸侯合力,合力必得盟主立威。項公若欲為天下反秦盟主,請以誅滅張楚叛軍始也。”項梁思忖片刻,悟到了範增真意,立即在幕府聚集了各方大將,慷慨激昂地宣示了要討伐秦嘉。項梁的憤然言辭是:“彭城秦嘉,天下負義之徒也!陳王首事反秦,為諸侯並起開道,也為秦嘉發端根本。然陳王戰敗,未聞秦嘉何在!秦嘉不救難陳王,是張楚叛逆!秦嘉自立景駒為楚王,又是楚國叛逆!如此叛逆不臣者,反秦諸侯之禍根也,必得除之而後快!”諸將一片咒罵轟然擁戴,項梁立即下令進兵彭城。

兩軍在彭城郊野接戰。景楚軍人數雖與項梁軍不相上下,然秦嘉卻徒有野心而一無戰陣之才,立國數月未曾認真打過一仗。猝與這支以江東勁旅為軸心的大軍接戰,秦嘉全然不知如何部署,大呼隆漫山遍野殺來,不消半個時辰便告大敗潰退。向北逃到薛郡的胡陵,秦嘉退無可退,率殘軍回身,拚死與隨後追殺不歇的項梁大軍再戰。一日之間,景楚軍全部潰散降項,秦嘉被項羽殺於亂軍之中。那個楚王景駒落荒逃向大梁,也被項梁軍追上殺了。此戰之後,項梁收編了秦嘉軍餘部,實力又有壯大,便在胡陵駐屯下來整肅部伍糧草,準備與尾追而來的章邯秦軍作戰了。

一戰而滅聲勢甚大的秦嘉景楚軍,項梁部聲威大震。各方流散勢力紛紛來投,有陳勝張楚軍的流散部將呂臣、朱雞石、餘樊君等殘軍餘部,有不堪複辟非正統王室的六國老世族子弟的星散人馬,也有原本獨立的流盜反秦勢力。已經各稱王號的趙、燕、齊、魏四國新諸侯也迫於秦軍壓力,紛紛派出特使與項梁聯結,聲稱要結成反秦盟約。一時間,小小胡陵儼然成了天下反秦勢力聚結的軸心,確如範增所言:“楚地蜂起之將,皆爭相附君耳!”其中為項梁所看重者,獨有沛公劉邦。所以如此,並非劉邦兵強馬壯,而是劉邦本人及其幾個追隨者所具有的器局見識大大不同於尋常流盜。

那日,司馬稟報說沛公劉邦來拜,項梁原本並未在意。

劉邦隻帶了百餘人的一支馬隊前來,並非投奔項梁,而是要向項梁借幾千兵馬攻克豐城。項梁與劉邦素來無交,卻也聽說了這個自號沛公的人物的種種傳聞。若就出身而言,貴胄感很強的項梁,是很輕蔑這個小小亭長的。然就舉事後不停頓作戰拓地且能與秦軍對陣而言,項梁又是很看重這個沛公的。洗塵軍宴上,劉邦談吐舉止雖不自覺帶有幾分痞氣,但卻揮灑大度談笑自若,全無拘謹猥瑣之態。劉邦坦誠地敘說了自己的窘境:上年曾攻占了胡陵、方與兩城,又被秦嘉奪了去;後來與秦軍小戰一場,攻下了碭縣,收編了五六千人馬,又拿下了小城下邑;今歲欲攻占豐城為根基,卻連攻不下,故此來向項公借兵數千。劉邦說得明白,項公的兵馬可由項公派出部將統領,隻要與他聯手攻克豐城,項公兵馬立刻歸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