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50年代起,喜馬拉雅雪人頻頻現身這引起了中國的科學家的濃厚興趣,但他們對這種長有毛發的怪物卻沒怎麼注意,他們認為所謂野人隻不過是民間的傳說罷了。那些聲稱遇到過這種動物的人多為這些省份的農民或戰士(盡管也有兩位科學家稱自己看到過野人)。
生物學家王澤林報告說,他曾於1940年在甘肅省看到過野人。這隻動物屬雌性,高約6.5英尺,身披灰褐色毛發,她臉上所具有的人與猿的特征使王澤林想到一種史前人類。1950年,地理學家範井泉說在一片山林中,曾兩次看到兩個野人,似乎是一對母子。
對野人問題進行的第一次官方調查是在1961年,當時西雙版納密林中的築路工人殺死了一隻雌性野人。中國科學院立即派人前往出事地點,但屍體已沒了,科學家們斷言這隻被殺死的動物可能隻不過是種長臂猿罷了。這一結論使政府在以後的15年裏對野人失去了興趣。20年後,北京自然曆史博物館的人類學家周國興訪問了在1961年曾參與此案調查的一位記者,這名記者說:“那隻被殺死的動物不是長臂猿,而是一種人形的未知動物。”
1976年的一次目擊案再次激起了人們對於這種動物的興趣,並首次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5月14日清晨,6名當地地方政府的幹部開完會後驅車回家,當他們行至湖北省椿樹崖附近的一條鄉村公路上時,看到一隻“沒有尾巴、披著紅色皮毛的奇怪動物”。司機把前大燈調至遠光位置,照著這隻動物,當時它正試圖爬上路邊的一個斜坡逃走。但它滑了下來正好落在吉普車跟前。5名乘車人員跳下車來圍住這隻動物,這時它已四肢著地,抬眼直盯著車燈。這些人赤手空拳不敢靠得太近,距這隻動物約有6英尺遠。其中一人向其背部投了一枚石塊,它“噌”地站了起來。這些人受到驚嚇向後退去。這隻動物緩慢地走開,成功地爬上了路旁的斜坡。
目擊者們形容這隻動物約有6英尺高,身上披有厚厚的紅褐色與紫紅色波形毛發,肚子與臀部很大。眼睛看起來像人,而大大的耳朵像猿,突出的嘴巴則像猴。
椿樹崖目擊案震動了中國科學院,第二年科學院派出了由110人組成的龐大的調查隊。他們把注意力集中在湖北方縣與神農架地區的密林中,這一大片森林山穀縱橫,生活著大量的珍稀動物,其中就包括於1869年發現的大熊貓。這些人中沒有一個得以親眼見到野人,但他們訪問了一些目擊者,收集了被認為是野人留下的腳印、毛發、糞便等物品。
調查隊的領導之一周國興後來指出,那裏似乎存在著兩種類型的野人。“那種大型的約有2米高,小型的約有1米高”。這兩種野人所留下的腳印也是完全不同的,大野人的腳印“與人的十分相像”,小野人的腳印則更像是猿或猴的,大腳趾向外叉開。
對周及其他人來說,那種小型野人的存在似乎更為確定。這位人類學家指出,科學家們的手上或許已經有了這種動物的活的和死的標本。1957年5月23日,浙江省飩縣的一個村子中,曾殺死過一隻這種動物。一位生物教師把它的手腳作成標本保留了下來。周於1981年得到這個消息後,便前往該地把這些標本收集了過來。經過長時間的研究後,他得出結論說這些標本“屬於一種科學界尚未知曉的大型短尾猴”。不久後,人們在安徽黃山地區就捕獲了一隻這樣的猴子並送往合肥動物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