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十月初七就是石知縣的壽辰,那一日憐玉早早的起了,叫江媽媽一起去了廚房。廚房裏當值的是柳家嫂子,見自家姐兒過來了,忙迎了上來,陪笑道:“姐兒,這廚房裏醃漬,你若要什麼隻管差使香草來取,何必親自過來呢。”
憐玉盈盈一笑:“今日是爹爹的壽辰,我想幫著下碗長壽麵,表表做女兒的心意罷了。所以就不勞煩嫂子動手了。”一邊說著,一邊挽了衣袖要下廚。柳家嫂子到也認趣,將廚房裏可用的食材都一一介紹了一番。
這個是熬了多時的高湯、這個是今日才采辦回來的新鮮小菜,那這是莊子裏自產的果子。轉了一圈下來,憐玉心裏卻是沒底。雖然已經開始跟著江媽媽習些女紅,但廚藝方麵卻還是沒有學的。不由為難的轉頭看江媽媽。
江媽媽是了解憐玉的,憐玉一回頭,江媽媽就知道是為了什麼事了。笑道:“姐兒人小力氣不足,不如媽媽幫你擀些麵條,到時姐兒下麵、配料。老爺吃了一定中意的。”憐玉聽了直點頭。於是便忙開了。
一大通的忙下來,江媽媽到是累出了一身汗,擀好了麵條,再把著憐玉的手將麵條下鍋、起鍋、配料。由柳家嫂子照看著總算沒出什麼大錯。開心極了的憐玉當即就要把壽麵送與石知縣吃去。卻被江媽媽攔了下來。“我的姐兒,你且瞧瞧自個兒的模樣,快去換了衣衫再去拜壽吧!”
興衝衝,憐玉回房換了衣裳再取了荷包與托江媽媽做的冬衣,仔細的擺在托盤裏再罩上一層紅綢子,打發香草端著。一行三人便向上房走去。進了門隻瞧見石知縣已然端坐在正中。憐玉納頭便拜:“玉兒祝爹爹長命百歲。”
石知縣笑而點頭:“我兒快起,快快起來。”憐玉也順勢起了身,指著江媽媽手上端得的壽麵道:“爹爹,快些吃麵吧。”江媽媽將長壽麵擺上桌。盛壽麵的是一隻淺色的湯碗,細細長長的麵條臥在熬得極清的高湯裏,再灑上蔥花,配上小菜極是誘人。石知縣挑了一筷子細細品嚐,極是滿意。
不由誇讚江媽媽:“多是媽媽教得好,平日裏玉兒也虧得你照顧。再過些日子有處大集,江媽媽也去散散心吧!”說罷,還叫賞了一兩銀子與江媽媽。喜得江媽媽直說不值當老爺如此賞。石知縣便叫江媽媽自去吃早飯。
待江媽媽走後,石知縣將憐玉抱在膝頭,拿著筷子喂憐玉吃麵。“我的兒,如今你也八歲了,爹也當與你準備妝奩了。將來爹爹定與你尋個好人。可憐我的兒早早的沒了親娘……”說著不由語帶哽咽起來。
憐玉懂事的拿起繡帕與石知縣抹淚,“爹爹,莫要傷心,你且看看這是什麼。”說著叫了香草進來,拿出荷包與石知縣看。石知縣接過荷包一看,便立即將身上的荷包換了下來,並說道:“我家玉兒做的荷包我以後定天天戴著。”憐玉又叫石知縣試過冬衣,石知縣也從善如流,一時之間氣氛極好。也就忘了剛才想起亡妻的淒苦。
但從林月的角度來看,這石知縣也不作是在假裝罷了,至少從他的眼神中還是看得出一絲不如意的。
吃過壽麵,石知縣便叫人喚走了,因得石知縣過壽,這府衙的眾人便借著給大人過壽的名義得了一天假。且早早的就使人在最有名的天香樓裏訂了幾桌酒宴。石知縣本不想去的,但又不想屈了同僚的好意便同意了。但石知縣心裏還存著一件事,那便是縣裏的錢糧問題。
看著被人喚走的石知縣,憐玉也隻能咬著銀牙不作聲。那日憐玉坐在院子裏等石知縣回來,一直等到月上中天還末歸,反到是憐玉自個到是先睡著了。
再有一日便是大集,江媽媽自從得了石知縣的許諾,便開始盼著要去趕集,臉上的笑容更是十足。引得憐玉跟香草極是眼紅,於是香草便攛掇著憐玉去求石知縣叫她們一起去。憐玉雖然比一般的孩子懂事,但到底也還小,且長在內院,心裏也想著去看看外頭的東西。於是便去求了石知縣。
“爹爹,你就同意了吧,玉兒想跟著江媽媽去趕大集呢。”憐玉膩在石知縣身邊求著。一大眼睛瞪得大大的,紅嘟嘟的小嘴翹得老高老高的。瞧著憐玉撒嬌的樣子,石知縣心頭一軟,便同意了:“叫你江媽媽進來,我有話與她分咐。”
第二日,江媽媽叫人套了車,又叫了三個婆子伴著,還帶了二個衙役開路,一行人浩浩蕩蕩的出發了。因晚上興奮沒有睡多久,憐玉上車後反到困了,還未到半路已經睡是十分香甜,香草也是如此,江媽媽不由輕聲笑罵了二句:“這才多大點子事,就這麼起子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