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胎最早是由一個單細胞——卵子發育起來的。到分娩時,人體已經是由萬億個細胞構成的了。這些細胞分成不同的種類,組成不同的組織。不同的組織組成不同的器官,而不同的器官又組成不同的係統。這些不同的細胞、組織、器官和係統,不僅構造和形態不一樣,功能也完全不同。
1.細胞
我們在生物學課本中已經了解到,細胞是人體最基本的構造單位。最小的細胞要用顯微鏡才能看見;大一些的細胞像卵子,要用放大鏡才可以看到。但不論細胞大小怎樣,形狀有多麼不同,它們都有相同的基本構造。我們可以用一個典型的模式來加以表示。
我們可以把細胞比喻成一個餃子,最外邊是一層極薄的細胞膜,就像餃子皮;裏麵一團比較致密的東西叫細胞核,就像餃子餡。在核和膜之間,則是一些稍稀的膠狀物,叫做細胞質。
細胞膜很薄,一般隻有75埃(1厘米=10毫米,1毫米=1000微米,1微米=10000埃)。換句話說,在一個針尖大的地方,即大約100微米(0.1毫米)的地方,可以容納13000多層細胞膜。這層膜並不是簡單地把物質包裹起來,而是有十分重要的結構。我們身體需要的各種營養物質,以及在生理活動中產生的廢物,都是在細胞內出現的,它們必須透過這層膜與細胞外的環境進行交換,所以它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細胞質則是儲存營養物質的地方,細胞至關重要的生命活動都在這裏進行。
細胞核是一種比較致密的結構,它的表麵又有一層核膜,以與細胞質分開,核膜內含有核仁和核質,這些東西與人體的遺傳有密切的關係。孩子看上去很像自己的父母,就因為他們的身體都是由父親的精細胞和母親的卵細胞中的細胞核物質互相結合而逐漸演化成的。
人體細胞的形狀是多種多樣的。例如,血液中有不同形狀的血細胞,如紅血細胞像一個個燒餅,中間薄一些,邊緣厚一些,而白血細胞,則比紅血細胞大,外形像楊梅,呈圓球形;肌肉細胞像織布時用的梭子,中間粗,兩頭尖;神經細胞外形像星星,向四周放射出條狀的構造。人體皮膚表麵、口腔黏膜表麵,都是由好幾層細胞構成的,細胞形狀有方形的、柱形的,有的則是不規則的。
不同的細胞有不同的功能,它們組合在一起,構成不同的器官,再由不同器官組合在一起,形成不同的係統。例如,胃的最裏麵一層是黏膜層,外麵就是肌肉細胞組成的肌肉層,不同的層次又由結締組織把它們黏合在一起。然而,胃隻是消化係統中的一個器官,還有其他器官,如食管、小腸、大腸,再加上肝髒等,這些器官構成整個消化係統。因此,從整體上來看,人體可大致分成頭、軀幹和四肢三個部分。
首先是頭部,它包括眼、耳、鼻、口腔。最上方是由一些扁骨構成的頭顱,頭顱裏麵裝著腦髓,那是人體的“最高司令部”。頭顱的下麵是頸部,頸部有喉頭、氣管和食管等。軀幹可大致分為上半截的胸部和下半截的腹部,胸和腹內有心、肺、肝、腸等重要器官。和軀幹親密接觸的是上肢和下肢,它們是人體活動的支撐點。這些不同器官互相配合,共同維持人體的生命活動。
你知道從古至今乃至未來人的壽命變化嗎?
據科學家推算,人應該可以活到100~175歲。可是,人的實際壽命卻沒有這麼長。從古人遺留下來的骨頭推算:1.2萬年前人的平均壽命隻有15歲;到了2000年前,壽命延長了5歲,能活到20歲;200年前,延長到30歲;100年前,平均壽命到了40歲;20世紀一躍而達到70歲。經曆了一萬多年漫長的歲月,人類仍然沒有活到應該到達的壽命。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這正是科學家所要研究的問題。他們認為,人的衰老是長壽的敵人,隻有消除衰老,人才會延長壽命。從古到今,很多有智慧的哲人、科學家和醫學家一直在研究這個問題,但是得出的結論卻各不相同。如果把這些說法收集起來,至少有200多種。但是,目前還沒有找到一種能真正有效地趕走衰老的方法,使人人都活到百歲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