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認識一個人一般先記住他的頭部特征,而頭部最明顯的特征就是一個人的臉部。這也說明了一個人的臉部是一個人身體上最大的亮點,也是一個人最富有特色的地方。臉上的眼、鼻、耳、口等,是我們的表情來源。那麼,你對臉上的這些“小部件”有什麼了解嗎?
1.不會說謊的眼睛
我們一直把眼睛比喻成“心靈的窗口”,可是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其實,這就是說一個人的眼睛是一個人心理特征的體現,從一個人的眼神中可看出他心裏想的是什麼。在我們眼珠子的中央有一個圓形的瞳孔,它的作用相當於照相機的光圈,能夠根據外界光線強弱而變大或縮小。科學家發現,可以從瞳孔窺視到心靈的反應。例如,有十個人已經被禁食四五個小時,另外有十個人剛吃過食物,現在分別在他們麵前擺上美味佳肴。實驗的結果是,前者的瞳孔要比後者的大2.5倍。這說明了瞳孔和心靈的關係真是不同尋常。
研究還發現,當男性觀看美貌女性的照片時,瞳孔就會擴大。如果他看的是男性的照片,瞳孔則不發生變化。這些實驗都說明,瞳孔不會撒謊,它能把一個人的心情真實地流露出來。那麼,為什麼眼睛會有這個特殊功能呢?原來,它受著不由自主的神經係統支配。另外,眼睛的變化還和思維有關係。例如,學生做難題時瞳孔會變大,在做容易的題時瞳孔不發生變化。一個人講實話時,心裏比較平靜,瞳孔就處於正常狀態,而說慌時,瞳孔常因心裏緊張而擴大。所以,我們常常會說,一個人的心逃不過他自己的眼睛!
既然眼睛對我們這麼重要,那麼,眼睛到底有什麼樣的結構特征呢?眼睛的構造有哪些呢?在眼睛的結構中,最重要的是眼球。它是一個直徑大約23毫米的球狀體,是人觀察客觀事物的視覺器官。眼睛主要由屈光調節係統和視覺感受係統組成。眼睛就如同一部全自動照相機,由角膜、瞳孔、房水、晶狀體、玻璃體和睫狀肌等組成屈光係統,它相當於照相機的鏡頭,有聚焦成像的作用。眼內的視網膜和大腦的視覺皮質中樞等則相當於照相機的感光底片和電腦控製係統,能夠接收外界光信號並成像。
角膜俗稱“黑眼珠”,是眼睛正前方的一層透明組織。當光線進入眼球時,它便會發揮部分聚焦的作用。角膜共有五層組織,最外層是眼睛的保護層。角膜的後麵是虹膜,虹膜中央有一圓孔,叫瞳孔,它的主要作用是控製進入眼球的光通量(相當於照相機的光圈)。當我們處於光線較強的環境中時,瞳孔就會自動縮小,使進入眼球的光線減少,避免眼睛被灼傷;當周圍光線變暗時,為了看清物體,瞳孔會自動擴大,讓更多的光線進入。
晶狀體是位於瞳孔後麵的一片晶瑩物體,相當於一個可變焦距的透鏡。它通過睫狀肌來改變自身的形狀從而調節焦點,發揮近距離閱讀的能力。一般來說人到40歲後,晶狀體會逐漸變硬,失去彈性,產生老花現象,這時需要配戴老花鏡來幫助閱讀。
視網膜是眼球內壁非常精細的視神經組織,它就像照相機的底片一樣,具有接受和傳送影像的作用。視網膜上有人類視覺感受最敏銳的視覺細胞。視網膜分三層,最外層為光感受器細胞層,由接受光線刺激的視錐和視杆細胞組成;中間層為雙極細胞層,它處於視網膜中信息傳遞的主通路中,接收來自光感受器的信號,並將其傳遞至神經節細胞;最內層為神經節細胞層,它是視網膜的輸出神經元,負責傳導神經衝動到大腦的視覺皮質中樞。視網膜中心凹陷區域密集分布著大量的視錐細胞,它具有最敏銳的視覺。
那麼,我們的視覺是怎麼形成的呢?又具有什麼樣的功能呢?視覺包括光覺、色覺和形覺。三者中光覺是最原始和最基本的,隻有在具備光覺的條件下,才能產生色覺和形覺。色覺是分辨顏色的能力,即辨別不同波長光波的能力。形覺是辨別物體不同部分的能力。人類視覺的基本功能是使人能接受外界信息,並在大腦中形成更複雜的圖形、空間知覺和心理感受。另外,我們之所以能對所看到的事物有一定的立體感,是因為立體視覺的存在。立體視覺是視覺器官準確判斷物體三維空間位置的感知能力,也就是對周圍物體遠近、深淺、凹凸、高低的分辨能力,是高級雙眼視功能。
還有一點,我們看到的東西之所以知道它是什麼東西,主要是靠我們的視覺神經把這些東西的形象傳遞到大腦神經,兩者經過結合,就在形成視覺的同時也辨認出了事物的名稱。那麼,視覺是怎麼來傳遞和在大腦中形成的呢?
原來,當從景象或物體上反射的光量子(光的單位名稱)達到眼睛的視錐細胞時,視網膜便會發出神經衝動信號,通過雙極細胞層和神經節細胞層傳遞到位於大腦後部的視覺皮質中樞十七區。視覺信息在該區的局部群集得到進一步的處理,分出顏色、動作、形狀和深度等簡單特征。之後,具有這些特征的信息被繼續傳遞下去,並且分送到顳葉和頂葉(大腦中專門負責視覺的區域)等比較遠的區域。以顏色信息為例,先傳遞到V4區,再從那裏到達位於顏色中心區的更高一層,包括TOP(即顳葉、頂葉和枕骨腦葉三者的彙合處)的皮質區域,在此完成更複雜的顏色處理,形成視覺及視覺生理反饋,並產生和形成不同的心理感受、感覺和聯想等。
2.靈敏的鼻子
鼻子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位於人臉部的中央、眼睛的下麵,是一個比較有靈性的“小家夥”。
在所有的高級動物中,人類鼻子的形態是獨一無二的。因為我們的鼻子有突起的鼻梁與鼻頭,鼻孔朝下。通常如果鼻子高挺的動物,它臉相對地也前突,唯有人卻在扁平的臉上冒出個高凸的鼻子。
那麼鼻子都有什麼用途呢?其實,鼻子除了是我們呼吸的器官外,它也是共鳴箱,可調節空氣,清除外界侵入的細菌和灰塵。同時,它還是最主要的嗅覺與味覺器官。
人的嗅覺部位在鼻腔上方,大約包含500萬個淡黃色的細胞。依靠這些細胞我們能嗅出隻占空氣幾十億分之一不到的物質。
人的鼻腔內鋪著一層黏膜,每天大約分泌1升的液體,而且鼻腔表麵還有難以計數的纖毛在不斷地活動,它們拂動灰塵和細菌,被黏膜粘住吸收。纖毛每分鍾拂動250次,同時以每分鍾12毫米的速度,將黏液層推向喉部分,然後吞咽掉,最後跟隨著糞便排出體外。這個黏液層每20分鍾便更換一次,於是夾雜的灰塵、廢物陸續被清除,從而使肺得以順利、安全地呼吸。
我們的鼻子不但是嗅覺器官,而且是味覺重要器官。眾所周知,真正執掌味覺的還是舌頭,可是能聞出鮮美無比的味道的,卻是鼻腔內的嗅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