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個滿臉橫肉的漢子對我們說:“這裏是私人聚會,請出示請帖,如果沒有請帖,各位請自便吧!”
隨後馬鵬將請帖遞給大漢,大漢看了看隨即說道:“幾位裏麵請!”
接著我們就來到停車場,剛下車就有人過來將我們領到會場,還沒到會場就遠遠的看到一群人圍在那裏不知道在幹什麼,等到了近前才發現原來是有人在比試,隻見人群中間站著一個一米八的彪形大漢手持一把環首刀,大漢眉宇間一股肅殺之氣,怒目而視眼前一名身材相對稍顯瘦弱一米七左右手持兩把苗刀的男子,男子表情平靜波瀾不驚,仿佛身前根本沒有大漢的存在。
這時彪型大漢大喝一聲當即一刀劈向瘦弱男子,瘦弱男子腳步輕盈的向後退去,彪形大漢健步而上對男子就是一通左劈右砍,瘦弱男子左躲右閃猶如鬼魅般躲開攻擊,看的出來瘦弱男子是真正的武林中人,彪形大漢的刀法則大多來自實戰摸索毫無花哨,周圍不乏叫好起哄之人,更多的人則是冷眼旁觀,我感覺我們好像在看雜耍,但是這刀刀的狠厲,拳拳到肉的感覺讓你又不禁感到心驚,這時彪形大漢揮舞大刀朝瘦弱男子頭上平砍而去,這刀氣勢如虹,瘦弱男子也來不及後退隨即半蹲呈馬步式,右手一刀砍向彪形大漢的左腿,大漢倒也反應靈敏,手中的刀順勢下劈擋住瘦弱男子的刀,瘦弱男子左手接著迅速一刀砍向彪形大漢的右腿,彪形大漢收刀堪堪抵擋砍向自己右腿的刀,瘦弱男子接著雙刀一起向上掠去,彪形大漢朝右側躲閃,瘦弱男子手中雙刀接著改變方向朝著大漢胸前斜劈而下,兩刀結結實實的劈在了彪形大漢胸前,彪形大漢手捂胸口不禁後退了數步,但胸口並沒有傷口,顯然瘦弱男子手下留情用的刀背,要是用的刀刃的話,彪形大漢早已命喪當場。
我身旁的董超說:“想不到竟然在這能遇到手持雙苗刀的高手!
馬鵬不禁問道:“我說大個子,那不是日本刀麼?”
董超看了看馬鵬哼了一聲:“我們是小日本鬼子的祖宗!”
話說著人群中走出一位同樣一米八身材健碩的漢子對彪形大漢說道:“阿龍,還不向人家道謝,要不是這位兄弟留手你命早就沒了!”
瘦弱男子擺手示意不必道謝,這時人群中又走出一個身穿道袍的老者哈哈一笑:“想不到每次老衲前來都能看到好戲!”
健碩漢子對老者說道:“王老前輩今天也能前來,肖揚能夠得見真是三生有幸!”
圍觀人群中也有不少人與老者打招呼,看來這老者確實極受尊敬,老者隨後說:“貧僧不過有些虛名罷了不值一哂。”
董超對我們小聲說道:“一個牛鼻子老道整天老衲、貧僧的也不怕佛祖怪罪給他來個五雷轟頂!”
老者好像聽到了一樣有意無意的朝我們這邊看來,這時有人過來召集大家前往會場。
所謂會場就是在山腳搭的涼亭,涼亭中間有一張大圓桌,圓桌上已經坐了不少人,圓桌四周靠後位置是一些椅子,衛國坐在椅子上示意我們過去,馬鵬則是代替他二叔坐到了圓桌旁與衛國父親在一起,瘦弱男子則是坐在我們對麵的椅子上,看來也是跟別人一起來的,衛國告訴我們剛才比試的彪形大漢就是肖龍,另一個就是他的哥哥肖揚,他兩兄弟算是古董商,但是黑社會的性質更大,至於瘦弱男子以前倒是沒有見過,這個身穿道袍的老者人稱王道長,到底他的真名叫什麼就不清楚了,這個王道長是搬山道人一門,曾經獨自一人盜過許多大墓聲名頗大,在盜墓一流中屬於元老級的人物。
說到搬山道人這就不得不說這盜墓的四大流派,盜墓分為搬山道人、摸金校尉、卸嶺力士、發丘將軍四大流派,人稱“搬山有術,摸金有符,卸嶺有甲,發丘有印。”
搬山最早在秦漢時就有,但是興盛卻是在清朝中葉,搬山道人自有一套“搬山分甲術”類似於茅山道術一類,最擅長機關陣法,破解墓室中各種機關很是在行,但是主要以破壞機關為主,風水學隻是略窺門徑,與其他三派比起來相差甚遠,搬山道人行事多獨來獨往,不喜歡與他人合作,而且隻為求財多不擇手段,其前身與茅山略有淵源,但是因為理念不同彼此相互排斥。
摸金始於戰國時期,他們主要精通“尋龍訣”和“分金定穴”,也就是說熟悉風水學,三國的時候據說曹*設立摸金校尉一職,專門盜墓以充軍費,所以摸金弟子又被稱為摸金校尉,但隻有得到正統摸金符傳承的人才能被稱為摸金校尉,他們盜墓時都要在墓室東南角的死門位置點上一根蠟燭,然後才會開棺摸金,動手之時不能破壞死者的遺骸,要輕手輕腳地從頭頂摸至腳底,最後必給死者留下一兩樣財物,如果在此期間東南角死門位置的蠟燭熄滅了,那麼就是墓主人不允許,就必須把拿到手的財物原樣放回,並且恭恭敬敬地磕三個頭,按原路退出墓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