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得出眾帝之台是由禹帝著手建造的金字塔結論後,就不難想象現龍山中為何會有金字塔了,因為那根本就不是什麼洋建築,而是實實在在的由我華夏先祖建造而成,至於現龍山的金字塔是由誰建造而成,我們卻不得而知。
那麼現龍山的種種怪異到底背後隱藏著什麼?這也是困擾我們的一大難題,人總是有好奇心的,或許正是這種與生俱來的好奇心推動了社會的進步與人類的發展,然而我們的好奇心正是驅動我們前進探索的一大動力,但是現在我感覺好奇心在我身上卻沒有那麼明顯了,取而代之的是我感覺肩上反而多了一點點擔當與責任,這可能也是每一個作為華夏子孫的中國人的共鳴。
導師說如果我們要從約旦河作為開始的話,那麼第一個出發點就應該是約旦河的發源地——赫爾蒙山。
這赫爾蒙山是黎巴嫩與敘利亞邊界上頂部終年積雪的一條山脈,位於大馬士革以西,是地中海東岸的最高點,海拔2,814公尺,山腳為約旦河兩條主要源流的發源地,是世界上的滑雪勝地。
之所以導師要指出赫爾蒙山,這是因為那裏與赫梯人和古埃及人之間的曆史有關,古埃及人大家應該都知道,但是對於赫梯人卻鮮有人知。
公元前一千七百多年,赫梯人的祖先突然出現,並滅掉了生活在土耳其北的漢梯人,並以被滅掉種族的名字給自己的種族命名,這實在是讓人難以理解,從這開始才出現了赫梯人。
赫梯人他們大約是在公元前1900年由北麵移居至安納托利亞高原,古印歐人是西方人的祖先,而赫梯人就屬於古印歐人,但是赫梯人到底是從哪裏來的,卻是西方人一直苦思冥想的,因為赫梯人以前都是漂泊不定的,沒有人知道他們的祖先最早出現在哪個地方,隻能說他們是從天而降,至今曆史書也隻能含糊其詞,大約是在公元前2000年的時候,也就是大約中國夏朝開始的時候,赫梯人進入了中東的小亞細亞,也就是今天的土耳其。
據考證赫梯人是最早掌握冶煉青銅和鐵的種族,赫梯人擅長征戰,對於鐵器的使用更使他們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他們曾經攻占了古巴比倫的首都,不過最有名的還是他們和古埃及之間的戰爭,那就是曆史上有名的卡疊石之戰,當時雙方為了爭奪敘利亞的控製權,在卡疊石動用了數千輛戰車,開戰以後是浩浩蕩蕩,如果將戰車比喻成坦克的話,那就相當於古代的庫爾斯克大會戰。
大規模的戰車作戰是在人們學會騎馬前使用的,戰車作戰遠遠沒有單兵作戰的騎兵好用,效率上也比騎兵低的多,而且成本高,那為什麼他們不用騎兵作戰呢?
因為那個時代馬體型太小根本不能騎,如果你去過馬場就會知道,馬的繁殖都是靠牧馬人有選擇性的交配才能變大,如果讓馬自由交配用不了幾代,它們就會變得和原始馬一樣小,而原始馬隻有狐狸大小,所以當時的馬根本不能騎,因為戰車能夠衝破步兵方陣,又兼有防禦的作用、威力大,因此才會有大規模戰車作戰。
本來卡疊石之戰是古埃及人冒進,中了赫梯人的埋伏必敗無疑,赫梯人將以以少勝多載入史冊,但是赫梯人卻在攻進了埃及軍隊的營地之後,立即忙著搶奪法老們無盡的財物,卻把乘勝追擊敵軍的事拋在了腦後。
隨後法老的後續增援部隊及時趕了上來,這時整個戰局被徹底扭轉,本該輕易取勝的赫梯人卻身陷險境,在接近黃昏時雙方停戰,最後由於古埃及軍隊的猛烈攻擊以及本國內亂,赫梯族人最後提出議合,曆史總是喜歡這麼戲劇性的與人開玩笑。
他們之間的戰爭持續了大約十八年,最後還是以和平結束,因為誰也拖不起曠日持久的戰爭,不久之後赫梯人的文明在一場巨大的旱災麵前徹底失去了生命力,整個赫梯王國變成了一片荒蕪之地,加上外族從海上入侵導致了這個國家的滅亡,時至今日古埃及人與赫梯人等遠古文明早已絕跡於世!現如今遠古文明隻有華夏延續至今!
但是以上的曆史記載都是人們傳統上的認知,對於遠古時期遺留下來的曆史,許多都是我們後人猜想的,就連我們自上古到現在都一直延續的華夏文明,對於自己遠古時期的曆史都含糊其辭,就更不用說那些早就已經在曆史長河中消亡的種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