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深宮鎖新怨(2)(2 / 3)

想當初自己在鴻門宴上,完全可以把劉邦殺於無形之中,可就是因為自己的不忍心,才讓劉邦有了今天翻身的機會。自己一生講信義,而劉邦明明和自己簽訂了《鴻溝和議》,可轉眼之間劉邦就撕破了和議,趁自己糧草不足,後備沒有補給之時偷偷襲擊自己,才讓自己有了今天的結局。

也正如後人所評價那樣,項羽的失敗是必然的結果。其中當數漢代功可蓋國的大臣韓信對項羽的評價最為銳利:“請言項王之為人也。項王喑惡叱吒,千人皆廢;然不能任屬賢將,此特匹夫之勇耳。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當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謂婦人之仁也。”可以說韓信一眼看透了項羽的性格,說他有勇無謀,卻又心情婦人之心。所以他的失敗是必然的結果。

望著身後的追兵越來越近,項羽知道自己是再無脫身的機會,便對一直守候在自己身邊的部下說:“我從起兵到現在已經八年,經七十餘戰,抵擋我的人都被我攻破,我打擊的人都表示臣服,未嚐敗北,遂稱霸天下,現在困於此,不是我不會打仗,而是天要亡我!今日是要一決死戰了,我要為諸君痛快地打一仗,必定要勝利三次,為諸君擊潰包圍、斬將、砍旗,讓諸君知道,是天要亡我,非我不會打仗。”

說完,項羽讓自己的部下分騎兵為四隊。

此時,漢軍從三麵把他們緊緊困住,而第四麵便是身後滾滾烏江水。項羽對他的騎兵們說:“我為你們殺掉對方一將!”於是他命令騎兵分四麵向山下衝,約在山東麵會合。項羽大呼馳下,斬殺一漢將。赤泉侯楊喜來追項羽,項羽仰天長嘯了一聲,楊喜的人馬俱驚,嚇得倒退數裏才停下!項羽與騎兵分為三隊,漢軍不知項羽在哪隊,就也分三隊包圍。項羽飛馳而出,又斬殺一漢將,同時殺近百人,再會合騎兵,僅損失兩騎,項羽問:“怎麼樣?”騎兵們無不欽佩地回答:“和大王說的一樣。”

此時,三麵追兵再一次聚攏向項羽撲來,他再一次長嘯一聲讓自己陷進敵人的陣地之中,連連砍殺百餘兵將,可終是寡不敵眾,項羽自己也身受重傷。

孤零零的江岸邊,身後是烏江,身前是追兵,身負重傷的項羽眼睛裏突然多了柔情,他知道,自己去找自己心愛女人的時刻到了,那個女人為了成全自己,前幾日先自己早幾步走了。那絕世美貌的女子,他的愛妻虞姬,早在烏江的深處、那個鳥語花香沒有戰爭的天堂等待著自己。想到這裏,項羽的眼角便滾落下一滴淚珠,這是他今生唯一流落的眼淚,為愛、為生命的歸宿而落。

提起握在手中的刀,這位英雄向著自己的脖頸抹去,鮮血流進烏江,把半邊烏江染成了紅色,與西方的一抹殘陽交相輝映在了一起,真的是應了“半江瑟瑟半江紅”的壯烈景觀。

煙波浩渺的烏江水上,似有一匹千裏駒在奔跑,那馬上坐著昔日的英雄與美人,那英雄早已卸了盔解了甲,雙孔瞳仁眼睛裏的豪氣衝天也早已變成望向美人時的深情繾綣。

登廣武古戰場懷古

李白

秦鹿奔野草,逐之若飛蓬。

項王氣蓋世,紫電明雙瞳。

呼吸八千人,橫行起江東。

赤精斬白帝,叱吒入關中。

兩龍不並躍,五緯與天同。

楚滅無英圖,漢興有成功。

按劍清八極,歸酣歌大風。

伊昔臨廣武,連兵決雌雄。

分我一杯羹,太皇乃汝翁。

戰爭有古跡,壁壘頹層穹。

猛虎嘯洞壑,饑鷹鳴秋空。

翔雲列曉陣,殺氣赫長虹。

撥亂屬豪聖,俗儒安可通。

沉湎呼豎子,狂言非至公。

撫掌黃河曲,嗤嗤阮嗣宗。

這是被後人稱為“詩仙”的唐朝詩人李白寫給項羽的一首《登廣武古戰場懷古》,可以說把項羽一生的大氣、霸氣與癡情都融入了此詩之中,更是從不同側麵展示出來了項羽一生故事裏的盛大與悲傷。

項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出生在下相(今江蘇宿遷)一戶官宦人家,是楚國名將項燕之孫。

據傳項羽一出生便於眾不同,家人發現這個剛剛出生的兒子,竟然有兩個瞳子,既我們平常人所說的重瞳子。在曆史上有記載的共有八個人是重瞳人:倉頡、虞舜、重耳、項羽、呂光、高洋、魚俱羅、李煜。倉頡是黃帝時代的造字聖人;虞舜是禪讓的聖人、孝順的聖人、三皇五帝之一;晉文公重耳是春秋五霸之一;項羽則是曠古絕今的“西楚霸王”;呂光則是十六國時期橫掃西域的後涼國王;高洋是北齊建立者;魚俱羅相傳是擊殺猛將李元霸的隋朝名將;李煜是五代十國時南唐後主,著名的詞人、文學家。在古代相術上,認為重瞳是一種異相、吉相,象征著這個人有異才,與眾與同、吉利和富貴,往往是帝王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