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先知道什麼是生物傳感器,它有什麼用途?
生物傳感器是利用生物活性物質與電化學或其他傳感器相結合而形成的新型探測器件。生物傳感器中最關鍵的部件是生物活性物,它可以是生物酸、抗體、生物膜或者活細胞等。這些活性物質與所要測定的物質相遇,便會發生化學變化、物理變化和生物化學變化。此類變化進一步通過化學過程或其他傳感器的作用,轉化為電信號或光信號,就可以被儀器記錄下來,成為可掌握的信息。
世界上第一台生物傳感器是在60年代由美國開發成功的酶傳感器。他們利用酶的專一性,即能識別某種物質分子的獨特功能,研究成生物傳感器的最初構型——葡萄糖酶電極。用它可以很方便地測定出人體血液中和尿中的葡萄糖含量。這是檢查糖尿病很有效的辦法。
從那以後,開發生物傳感器進入了一個飛速發展的時期。首先,生物傳感器有極佳的檢測本領,即使是含量極低的檢測物也逃不過它的火眼金睛。第二,生物傳感器的測定過程簡便快速。一般檢測一次僅需20秒鍾,而以往檢測方法一般需要2~20小時。第三,它可以直接在人體內進行檢測,而不需在體外取樣進行檢測。
生物傳感器已廣泛應用於食品、衛生、醫療、環境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