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招,果真厲害,運上山的糧食吃光了,豬羊殺完了,最後不得不殺耕牛充饑。一切能吃的東西都吃光了,張良隻好叫大夥收來豬、牛、羊的骨頭,放在火中燒過,碾成骨粉衝水吃。最後,牲畜骨頭也吃光了,再也沒有東西可吃了,有的餓倒地下爬不起來了。
在這十分危急的時刻,張良想起給贈他兵書的黃石公公,隻有請師解圍。於是,他點燃香燭錢紙,雙膝跪地,麵對蒼天作揖求拜。說也奇怪,他剛拜了三拜,地下突然冒出一股白煙,煙中騰起一個白胡子老人,隻見他手拿拂麈,在空中揮拂幾下,又從白煙中慢慢縮下去。白煙散盡,老人也不見了。
跪在地下的張良,正癡癡地不解其意,突然有人歡喜若狂地跑來報告:山上的三口小池裏跳出三條鯉魚,每條有八十多斤重。張良好生奇怪:比牛臥澡的水氹大不了多少的池塘,怎麼會跳出八十多斤重的鯉魚呢?他急忙跑去一看,果見三條大鯉魚被大夥抬到岸上。眼睛餓得發花的徒弟,喜之不盡他說:“師傅,弟兄們都餓倒了,把三條鯉魚煮熟吃了吧!”
張良沉思片刻,搖頭擺手說:“不可!”
弟兄們驚詫得睜圓雙眼問:“怎麼,這魚不能吃?”
張良沒作任何說明,命令似地抬手一指說:“把三條魚甩到崖下去!”
餓得奄奄一息的弟兄們,恨不得咬幾口生魚吃,張良喊甩下崖,誰也不明白為什麼要這樣幹,可又不敢違抗,抬起活鮮鮮三條鯉魚,偏偏倒倒地朝懸崖走去,一條接一條地甩下去了。
鮮魚落在崖下,驚得圍守的兵丁飛報太守。太守趕來一看,就像吹脹了的豬尿泡挨了一錐嗤地泄了氣。他臉色煞白,渾身癱軟,散神落魄地揮揮手說:“別圍了,撤……”
兵丁們驚疑地說:“怎麼不圍了?”
太守失望地說:“寨上還有七八十斤重的話鯉魚,能圍困死人家嗎?”
崖上防衛的人見太守的兵馬撤了,又驚又喜地稟報張良。張良高興他說:“你們不知道,是我的師傅黃石公公,賜給天魚,救助於我!”
這時,弟兄們才恍然大悟,深深佩服張良的大智大謀。
雨過天晴。青岩山人又過上安居樂業的日子。張良為紀念他的師傅黃石公公,便把無名的山寨取名黃石寨。
◎金鞭溪的故事
“久旱不斷流,久雨水長綠”,這是張家界人誇金鞭溪的俗話。金鞭溪就像一條玉帶,串了十五裏山峽,流到哪兒,哪兒便花鮮、草綠、樹青。可是有一年,金鞭溪水變了,變得紅不紅、黑不黑的,又臭又髒,人喝了人死,畜飲了畜亡,兩岸的花草樹木也像得了瘟病。
溪邊古白果樹下有間小茅房,茅屋裏往著個巴老頭,是遠近聞名的燒石灰師傅,一天夜裏,巴老頭舀了兩瓢泥漿水,坐在屋後岩澡盆裏抹身子。突然,一顆明晃晃的星子忽悠悠從天上飄下來,落在岩澡盆裏。你說怪不怪,巴老頭竟懷孕了,三三九天,生了個小妹崽,巴老頭羞得不得了。這妹崽一生下來,就要到岩盆裏洗澡,還左一聲阿爹,右一聲阿爹,叫得怪親熱的。巴老頭又喜又愁,喜的是有了個親人,愁的是怕見外人。妹崽明白阿爹的心事,就說:“你就說是從山裏撿來的,好不?”巴老頭說:“好是好,可咱這地方苦哩,溪水不能吃了,鄉親們都搬走了,你過得慣麼?”妹崽聽了,撲在老爹懷裏哭了!
就這樣,妹崽和巴老頭住了下來。白天,阿爹進山燒右灰,妹崽就從花溪挑回溪水煮飯,又給爹燒一耳鍋熱水,讓爹回來洗身上的石灰。
有天晚上,妹崽到灶屋後洗澡去了,巴老頭獨個兒坐著抽悶煙,他抽著抽著,突然聽到一陣陣“劈劈啪啪”的水響。怪!妹崽洗澡也不該有恁大的響聲呀!他走過去一瞧,嚇!不得了啦!澡盆裏原來是一條鱗光閃閃的青蛇!巴老頭一想,這妹崽本來就來得蹊蹺,八成是條青龍變的。管它娘的,蛇也好,龍也好,咱有言在先,我總還是它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