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神奇傳說(7)(2 / 3)

“俺叫荷香……”山荷花羞澀地答道。

也許田花郎對花別有一種感情,他從花講到釀蜜,滔滔不絕,惹得山荷花羨慕不已。她愛田花郎自由美好的人間生活,更愛田花郎勤勞樸實的人品、性格,於是便向他傾訴了衷腸。田花郎也覺得這妹子實在,有了這個伴,俺可要把張家界溝溝壑壑都養上蜜蜂,讓天下人都嚐到張家界的百花蜜!當下,二人對花山跪拜,訂下了婚。

田老爹看到兒子相了一個天仙般的媳婦,自然喜歡。第二天,就按照土家人的習俗,舉辦婚禮。他們請來了親朋好友,擺設了火把野宴,吹瑣呐,吹木葉,拜天地,拜公婆,夫妻交拜。無妻倆人正要進入洞房、歡度花燭之夜,突然闖了一群官兵,他們不容分說,見人就抓,為首的是天門縣令,隻見他手握柳葉劍,雙目圓睜,開口就罵:

“大膽刁民!武陵王派你們修建行宮,你們抗不應征,聚集此地,尋歡作樂,這還了得!給我一齊拿下!”

如狼似虎的官兵抓走了所有年輕力壯的山民,田花郎也被五花大綁抓走了。

原來,武陵王是巴國王的一個王子,他盤據武陵,稱王稱霸,無所不為。如今,他心血來潮,也效法老子的樣兒,竟修起行宮來了。

荷香見丈夫被抓,泣不成聲。哭到半夜,等寨裏夜深人靜,她抹去淚水,顯出本領:她一拋手中花帕,駕起輕風,來到了武陵王的宮殿裏。她從正堂到尋後堂,從左廳尋到右廳,一連尋了幾遍,都不見丈夫的身影。後來,在離正殿一裏多路的連二洞邊,才發現他在那裏修後宮。他腳踝上扣了兩個鐵環,用鏈子串著,身上被鞭子抽得紫一條,青一條,臉上還淌著血。荷香一陣心酸,想不到美好的人間竟有如此醜惡的強人,你看她“呼——”吹了一口仙氣,仙氣忽悠忽悠飄到花郎耳邊:

“花郎,你受苦了,半夜子時,請你在此等候,我用一條挑花手巾接你。”

花郎明明聽到了妻子的聲音,就是不見妻子。開始,他以為是夢,但周圍的水聲、風聲、人聲都聲聲在耳。民伕們一個個弓著背背石條,吭唷吭唷地哼著,這又怎能是夢呢?!他半信半疑,一邊幹活,一邊挨時間。等到半夜子時,空中果然飄來了一條藍底挑花手巾,有二十五丈長、二十丈寬,上麵有一朵大山荷花。花郎一見,忙一步坐了上去,又召呼眾民佚,一齊爬上桃花巾,於是,“呼啦啦!”他們如夢遊一般,飛上天空。這時,遠處傳來一聲巨響,眾人往下一看,隻見武陵王的行宮火光衝天,屋架、牆壁都倒塌了。不到一袋煙工夫,桃花巾就飛到張家界,荷香早已扶老爹等候在岩屋門口,夫妻相見,怎不傷心落淚?

再說武陵王見宮殿倒塌,民伕失蹤,氣得暴跳如雷,急派巴鬥將軍四處巡查,但毫無下落。後來,他又請木天師求神拜佛,才知道是荷仙法術所致,這木天師原是百花王娘娘的師兄,他受武陵王之托,向師妹告了一狀,說那個山荷花仙子破了花國清規,私與凡人結婚,還幹出欺侮人間王侯的事來,倘若不拿她治罪,武陵王將火燒張家界,讓花國絕子絕孫!

百花王一聽,又驚又氣,當場令“一支箭花”去擒拿山荷花。這一支箭花,俗名蛇包穀花,花形如蛇頭,又像雉羽箭頭,渾身毒氣,凶殘異常。

這天,荷香與花郎正在琵琶溪畔放蜂,忽然,成群結隊的蜜蜂一下子亂了群,嗡嗡嗡四處亂飛。原來從溪邊百花叢中陡地長出一支蛇包穀花來,那花不斷向四處散毒氣,不少蜜蜂當即死亡。花郎又氣又急,正要揮刀去砍,不料剛邁幾步,就昏倒了。荷香臉變色了,她曉得是花王派一支箭捉她來了,就雙膝跪下,請他開恩。一支箭手拿令箭,怒目相視,喝令:“花王有旨,限你一時三刻返回花國,若有遲延,重罰不饒!”荷香久跪不起,苦苦哀求:“花哥,勞你轉稟花王娘娘,山荷花下凡,見張家界風光如畫,材民勤勞,便與田花郎結下了姻緣。荷花兒寧願受罰,也決不再回花國!”

一支箭見山荷花寧死不從,隻好複稟花王,花王害怕惹出滅國之禍,心一橫,又令一支箭帶四路神兵,二次捉拿。再說荷香救活花郎,正準備上田家台,不料一支箭氣勢洶洶追了上來,眾神兵團團圍住荷香,開弓射箭,那箭像急雨般射來,荷香用手巾抵擋,手巾擋處,箭杆紛紛落地。從早晨到黃昏,荷香四周箭杆堆成了小山,她自知不是對手,隻好現出原形,變成一株山荷花樹,長在田家台對麵的山岡上,她麵對朝天觀,背靠金鞭岩,任一支箭如何威逼,誓死不肯受縛。一支箭無奈,隻好再稟花王。花王正帶著金花銀花在望郎峰觀陣,她見山荷花癡戀凡塵,就拋下了一粒“定山丹”,並說:“至死不肯回頭的小妖精,我讓你變成石頭,看那田花郎還愛你不?”說罷,就把荷香定在田家台對麵山岡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