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橋的傳說
據老一輩人說,仙人橋本來是沒有的。大約元末明初時,土家族起義領袖向大坤在百大丈峽戰敗後,便把義兵分作三路;一路由輔佐黃龍真人帶領向泗南峪方向撤;二路由向大坤本人帶領從索溪往神堂灣撤;第三路由金花小姐和陳強將軍負責保護傷病員和部屬,朝天子峰下的猴子坡撤。當兵至王爺洞時,一道深深的峽穀阻斷了前進的道路。在這前無去路、後有追兵的情況下,陳強將軍決定自己帶兵抵敵,金花小姐留在後麵照顧傷病員和部屬。金花小姐勞累已極,竟然昏睡過去。夢見一個身著盔甲、腰掛長劍、手持一柄利斧的黑臉將軍,氣勢洶洶地朝她猛劈下來,嚇得金花小姐驚醒過來。她揉揉惺忪的睡眼,隻見一塊巨石穩穩當當地搭在麵前的兩座石峰之間,萬丈深淵變成了通途。月光下,隻見黑臉將軍的長劍正掉在自己身邊閃閃發光哩!金花小姐好不驚奇,她一邊叫傷病員和部屬馬上從橋上撤走,一邊撿起長劍朝蜂擁上來的官兵衝殺過去。長劍揮處,敵頭紛紛落地。接著長劍又從手中掙出,變成了一條透明的白蟒,白蟒身上的鱗甲又變成了無數條小蟒。大蟒帶著小蟒,高昂著頭,吐著紅色的舌頭,呼呼呼地向敵群衝去,嚇得官兵丟盔棄甲,抱頭鼠竄。
至今,有些老人還指著仙人橋西頭觀景台那亭亭玉立的少女石,說是金花小姐在觀白蟒追擊官兵。山下那條泛著鱗光的天子溪水,便是那長劍變成的。現在,天子山上的白蛇,就是那條白蟒的後代。而黑臉將軍用利斧劈下的那塊橫臥兩峰之間的巨石,就是現在的“仙人橋”。那齊嶄嶄的橋麵上,似乎還留著刀劈的痕跡哩。
◎南天門的傳說
南大門是天子山四大天門之一,相傳是向王天子“三箭震朝廷”的地方。
相傳向大坤聚眾起義前夕,突然奉旨進京,在皇宮險遭不測,脫險後發誓要殺死皇帝,以報此仇。
在天子山經過三年的苦練,他已能用筷子拈遊魚,能把幾百斤重的石獅拋向空中,能在百步內逮往奔跑的山羊,能發箭射中雲雀的眼睛……
一天晚上,雲霧山中一位白須老人托夢於他,說是49天以後,山南並排自開3座天門,從每座門中發l支箭,即可向朝廷報仇。
36天後,山南邊已形成兩座天門。他的弟媳急於要報丈夫被殺之仇,竭力說服向王天子提早舉事。向王終於沉不住氣了,便於第37天清晨趁皇帝上朝時來到南天門發箭。第一箭射去龍案一隻角,第二箭穿第二道門射中皇帝後麵的龍柱,第三箭又從第二道門射出,射中皇帝的龍冠,直嚇得皇帝麵如土色,慌忙往桌下鑽去,大喊抓刺客。有人從龍冠上拔出那支筋,發現刻著“向大坤”三個字。這下惹怒了朝廷,引來了征南大軍,起義慘遭失敗。
現在,南天門的兩道門仍十分方正,雄偉壯觀。那門下一尊石峰猶如向大坤張弩發箭的姿態,雲霧湧門時更為逼真。
◎猴子坡的故事
天子山的猴子坡,傳說很久以前就居住著一大群猴子,世世代代在這裏繁衍生息。茂盛的森林是它們舒適的家園,高聳的石壁是它們的遊玩場所,清冽的山泉是它們源源不斷的飲料,遍山野果是它們取之不竭的食糧。
它們本來生活得非常寧靜、太平、幸福,但有一次好日子卻遭到了破壞。
在猴子坡下不遠的山溝裏有一個黑岩洞,洞裏住著一大幫狐狸,為首的狐狸王是一個修煉了八百年的狐妖。此妖吞雲吐霧,呼風喚雨,飛沙走石,妖術非凡。這狐妖瞧猴子坡風景甚佳,便率領著一幫狐子狐孫,強行霸占了猴子坡。
猴子們到各個山頭流浪,十分可憐。猴王見自己的臣民們被狐妖打殺驅走,心中十分憤懣。為了報仇,它徑自跋山涉水,來到了花果山水簾洞內,找孫大聖求救。恰巧悟空這時正因打了白骨精被唐僧趕回了花果山,心裏正有一股悶氣沒有地方發作。聽罷這猴王的敘述頓時怒火衝天。一個筋鬥雲來到天子山的上空,按往雲頭朝下一瞧,見那渾身花斑的狐妖果然端坐在猴子坡的一塊石墩上,接受狐子狐孫的頂禮膜拜呢。悟空落下山來,大聲喝叱:“好大膽的妖精,競敢占我猴兒們的寶地!且吃我老孫一棒!”
說罷耳朵裏取出小針,晃一晃變成了碗粗的金箍棒,“啪”一下朝對麵的石壁上打去,那狐妖慌忙閃身,一堵石壁被打劈得粉碎。那狐妖見悟空武藝高強,妄圖逃跑。好大聖早已趕在狐妖的前麵埋伏起來,待狐妖走近,迎頭一棒,狐妖上了西天。
那些狐子狐孫,見狐妖被殺,一個個跪地求饒,悟空便把它們趕出了天子山。
此後,猴子坡便又成了猴子的天下。說也怪,天子山再也沒見到狐狸的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