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山的傳說
在滕縣的東南有一座山叫狐山,山頂上有一條青石群,在遠處看很像一條橫臥著的龍。它的四周橫七豎八地立著些大石頭,猛一看,都像蜷曲在那裏的狐狸。要說,這還是個動人的故事呢。
在很古老的年代,東海邊活動著一隻灰白色的狐狸,天長日久,成了精。它想成仙升天,就駕雲私闖南天門,被天兵逮住,把它壓在了東海邊的一座山下。過了不長時間,龍王要擴大海疆,就請二郎神把這座山搬到了滕縣的東南。
那個隨山而來的狐狸,在十幾裏長的葫蘆套裏定居下來,繼續做它的成仙夢,又修煉了不知多少年,不僅能呼風喚雨,還能搖身十八變。它有時變成一個白麵書生,闖入民宅,糟塌少女;有時變成一個黃花美女,戲弄民間的小夥子。它還招來了很多狐狸,結成隊,到山下的村裏,偷雞拉羊,踐踏瓜果。狐妖幹的這一切,都被盤居在山的上空興雲布雨的玉龍看在眼裏,它想除掉狐妖,多次水淹葫蘆套,可那狐妖法術大,淹不了它。
有一年大旱,莊稼樹木都幹枯了葉,地上大部分生物死絕了。滕縣上空由於玉龍盡力相救,莊稼才勉強活了下來。在葫蘆套裏,狐妖施展法術,按時下雨,山林茂密,野果子壓彎了樹枝。一些野獸紛紛往葫蘆套奔,有些人沒有東西吃,餓得不行,也冒險去葫蘆套采野果,但多都被野獸吃掉了,人們隻好等地裏的莊稼活命了。
狐妖又勾結螞蟻精,要吃光地裏的莊稼。一時間,螞蟻滿天飛,過不了幾天,別說地裏的莊稼了,就連房上的幹草也沒剩下。玉龍急得沒辦法,駕雲來到東海龍王那裏,請老龍王降雨滅螞蟻。老龍王說:“凡水治不了螞蟻,隻有天庭裏的仙水能行。想除掉狐妖,沒有鎮妖珠不行,這鎮妖珠在天廷的寶庫中存放,有重兵把守,很難弄到手。再說鎮妖珠一炸,你自身也保不住。”玉龍下了決心,即使是粉身碎骨,也要闖天庭,盜寶珠,吸仙水,救百姓。
玉龍告別老龍王,駕起雲頭,直奔天廷。到了天上一看,大吃一驚:寶庫外邊,兵三層,將三層,個個手持兵器;水池四周,水三層,火三層,八麵不透風。玉龍見無法下手,隻好用了個調虎離山計,放火燒了南天門。趁天上混亂的時機,盜出鎮妖珠,又躍進仙水池吸足仙水,跳上雲頭,直奔葫蘆套。
玉龍把仙水吐向大地,螞蟻變成糞土紛紛落下,枯黃的莊稼變青了,卷成筒的樹葉展開了。玉龍再一次用仙水淹葫蘆套,野獸被仙水淹死了。狐妖見了,駕雲竄出葫蘆套,玉龍緊追不放,一場撕殺在空中展開了。
隻見一團黑雲和一團白雲在空中上下翻飛,戰了十幾個回合,玉龍身上多處受傷,難以支持了,使出全身的力氣把鎮妖珠向狐妖擊去。珠子正好打在狐妖的頭上,一聲巨響,火光四射,狐妖變成碎石向下落去。玉龍也感到身子一沉,失去了知覺,向山頂上落去。
後來,狐妖在山頂上變成了那些大石頭,玉龍也變成了一具石龍騎臥在狐山頂上。
◎黃龍洞的傳說
在索溪北岸有一個何家坪,乾隆年間碰上了一次百日大旱,田土開裂,莊稼枯焦,坪中四百來畝水田遭到幹旱的嚴重威脅,老百姓急得沒法,隻好央求當地的著名法師何俊儒打洞求雨。
何俊儒也十分焦急,他已偷偷祈雨幾個晚上了。就在百姓們上門求他的前一天夜裏,他膝朧睡去,夢見一位少女來到床前告訴他:“你要求雨,必須找我爸爸。”
“你爸爸叫什麼名字,住在哪裏?”
“你不要問他的名字。我家住在角幾山腳下的黃龍洞裏。這一帶的雨水全被我爸爸吸去了,你要找到他,才能求到雨。”
何法師不勝歡喜,一覺醒來,知是好心的龍女來托夢。於是他吩咐徒弟們回家去準備香紙、火把、鬆明子。第二天大清早,何法師穿上了十二件鎮魔法衣,手拿司刀、銅鈴,帶上六個徒弟打洞求雨。老百姓聽說何法師要進洞,就自動組織起來,打著四班鑼鼓送到洞口。何法師燒化了一些紙線,從腰間解下一雙草鞋放在洞口,然後對送行的人們說:“我進洞以後,你們若看到兩隻草鞋打起架來,千萬不要發笑,草鞋越打得凶,你們越要擂鼓助我的威,隻要做到這點,我就可以勝利出洞。”
送行的人們唯唯應諾,何俊儒便率領徒弟們點著鬆明子、葵花稈,匍匐進洞了……
河法師憑借司刀、銅鈴和法衣,仗著他在寶峰仙山跟隨鐵彈祖師煉得的三昧真火,闖過黃龍潭,飛越黑靈峽,偷過崩流淵,曆經了四十八大岔,來到聚龍譚,這裏有成千上萬條巨蟒盤踞,潭後金碧輝煌的龍座上盤繞著一條巨大的黃龍。隻要取得黃龍口裏的龍液出洞,向天一灑,傾刻便可降下甘霖。何法師見聚龍潭難渡,便脫下身上所有的法衣聯成一隻“衣筏”,師徒們乘坐上去,施展法力,便從巨蟒間劃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