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之後的一天,塗山女在田野憩息的時候,像往常一樣,站在坡上,手搭涼棚,瞪大眼睛,遠望江流,思念親人:禹呀,長江已經暢通,你早該回來了。突然看見遠遠走過來一人。高高的個子,寬寬的肩膀,瘦瘦的臉膛,兩道濃黑的劍眉下,閃動著一對智慧的眼睛。啊!這不是別人,正是她的大禹呀!塗山女見丈夫歸來,喜出望外。她拉著大禹說:“我終於把你等回來了,快回家吧!”“不行啊,還有濼河、汾河、渭河、淮河沒有疏通,人們還在受苦啊!”“你看,岩石把你手都磨出了厚厚的老繭,你太勞累了。”“我的身體不是很結實嗎?”“你的衣服破了,也該補一補;你的草鞋爛了,也該換一雙了。”“唉,時間寶貴啊!”大禹撫摸著塗山女的肩膀,接著又說:“天下洪水不平,我絕不回家。”
大禹安慰妻子幾句,便頭也不回地走了。
塗山女追趕著大禹,漸漸地看不見大禹的影子了。她佇立在江邊,又見江心閃現出一頭破浪前進的犀牛。塗山女高聲呼喊:“禹呀,我就站在這裏等你一輩子!”
真的,塗山女等呀等呀,等了九百九十九天,天天呼喊著:“禹啊,你歸來呀!”日久天長,塗山女化為一塊石頭。石頭上至今還留下斑斑花紋,好像塗山女長長的頭發,飄灑在江中,浪花衝洗著她的身軀。那奔騰不息的江水日夜替塗山女呼喊著:“禹——歸——來!”
◎飛來石的傳說
相傳,宋代有個叫單福的石匠,一生給人家造了不少橋,心想也在自己家鄉門口的江上建造一座,但歎息沒有幫手。他膝下隻有一女,叫小姣,長得聰明美麗。小嬌知道父親的心思,便要求參加。但那深山采石、百裏運石的苦和累,小女子怎麼受得了,所以單福就是不答應。小姣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單福無奈何,才含淚點頭。他還把三個徒弟找來幫忙,不久就幹起來了。由於開山、運石的苦和累實在難受,大徒弟和二徒弟先後悄悄地溜了。單福和女兒、三徒弟為修橋鐵了心,繼續風裏雨裏苦幹著。但好幾年過去了,運到江邊的石頭隻有一小堆,這樣累死苦死,橋也建不起來。小姣一咬牙,請人寫了“捐身修橋”四個大字,插了個草標,坐到江邊石堆旁。一連三天,來看的人無數,但望望滔滔的江水,就都走了。這天,忽然來了個瘸子,身背一把扇子,摘了草標,問小姣願不願意跟他走,小姣回答說:“什麼時候把大山裏開采的石頭全運到江邊,就什麼時候跟你走。”這瘸子原來是八仙中的鐵拐李。他擠出人群,騰雲駕霧,很快來到百裏外的大山,從背上拿下扇子,對著單福和三徒弟開出的石頭就扇。石頭竟都飛了起來,又紛紛都落在江邊。單福和三徒弟也被從山上扇到造橋工地。鐵拐李還怕不夠,又對身下立著的一塊巨石扇了三扇子,他就站在那巨石上飛到江邊。隻見底下全是人,未敢讓巨石落下。又聽單福大聲說:“石頭夠了”他便駕起雲頭,飄遊起來,遊到黃山,見黃山風景秀麗,便將石頭落下。從此,這飛來石就給黃山增添了絕妙的一景。另外還有兩處飛來石,一在翠微峰側,一在古穎林庵前小峰上。
◎待姑山傳說
彩石鎮玉龍村南三公裏外矗立著一座巍峨的大山。此山峻峭挺拔,氣勢雄偉,這就是當地有名的待姑山。
相傳待姑山頂上曾經有一座尼姑庵,庵裏住著一位得道仙姑,她不僅有著仙風道骨的風貌,更有一副殺惡濟貧的俠義心腸。如果她聽說哪個村裏出了惡霸,她就會用神妙的法術懲惡除霸,並開其錢庫糧倉救濟貧困窮人。若有窮苦人得病無錢救治,仙姑必定會不辭辛苦地翻山越嶺到處尋采藥草,無償地給他們治病,說來也神,無論是大災還是小病,隻要一經她的手,保證藥到病除。因此,老百姓尊稱她為“仙姑”。
仙姑養著一頭可愛的小毛驢,毛驢天天馱著水罐獨自到山下清溪為仙姑取水。村裏人都認得是仙姑的毛驢,所以無論是誰碰到它,誰都樂意幫它灌水。仙姑為答謝灌水的百姓,就在水罐裏放一塊餡餅,誰給灌水,餅就歸誰。仙姑的餅不但好吃,而且吃了還可以強身健體,益壽延年。因此,毛驢一下山,老百姓都搶著給仙姑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