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神奇傳說(11)(2 / 3)

沒想到下一次商隊又在“馬迷途”迷了路,數天找不到水源,駱駝幹渴得喘著粗氣,人人嘴幹舌燥,口渴得寸步難行,生命危在旦夕,正在此時,那隻大雁又飛來了,並在上空叫道:“商隊迷路,方盤鑲玉。不舍墨玉,絕不引路。”小夥子聽罷急忙轉告給老板,老板慌了手腳,忙問小夥子到底應該怎麼辦才好,小夥子說:“你趕快跪下向大雁起誓:‘一定鑲玉,絕不食言。’”

老板馬上照小夥子說的,跪著向大雁起誓,大雁聽後,在空中旋轉片刻,把商隊又一次引出了“馬迷途”,商隊得救了。到達小方盤城後,老板再也不敢愛財了,立刻挑了一塊最大最好的夜光墨綠玉,鑲在關樓的頂端,每當夜幕降臨之際,這塊玉便發出耀眼的光芒,方圓數十裏之外看得清清楚楚,過往商隊有了目標,再也不迷路了。從此,小方盤城就改名“玉門關”。其實玉門關是漢武帝時所建,因這裏是古代我國通往西域的重要交通要道,從西域輸入和闐玉石就從此入關,故名。

◎呼歸石的傳說

重慶朝天門外,南岸塗山腳下的長江中,有塊巨大的呼歸石。

相傳遠古曾有一次大水災。那時,天連水、水連天,一片汪洋。莊稼淹沒了,房屋衝走了。躲在山頂的人們,日夜呼救,苦苦哀告天帝,祈求斥退洪水,把他們從死亡中拯救出來。人們終於感動了一位名字叫鯀的天神。他把天帝珍藏的“息壤”弄到手後,在鴟鳥和神龜的幫助下,趕退了洪水,拯救了人民。

這事天帝知道後,一怒之下,命令侍臣祝融殺死了鯀,收回“息壤”,大地又是洪水一片。鯀雖被殘暴的天帝害死了,但他那顆熱愛人們、堅持正義的心,卻沒有冷卻,最後變成了他的兒子——大禹。大禹從天上降臨人間,到了江州(即現在的重慶),和塗山九尾狐的女奴相遇,二人情投意合,結為夫婦。這天,正是大禹結婚後的第四天,他來到鳳凰山查看水情。水神興風作浪,長江濁浪拍天。隻見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牽著一個女孩,步履艱難,走著走著,那女孩指著一株桃樹喊道:“爺爺,我餓了,快給我摘幾個桃子吃吧!”老者踉蹌上前,剛剛爬上桃樹,一個惡浪撲來,衝走了這一老一少……大禹見此情景,思緒萬千,心想:如此下去,將有多少人家被洪水吞沒啊!於是立誌把天下的洪水導入大海。他憂心忡忡,急速轉身回家,對塗山女傾訴了自己的理想:“塗山女啊,我要到很遠的地方去疏通九河,你舍得我走嗎?”

塗山女戀戀不舍,但還是把大禹送下山去。從蓮花山經現在的覺林寺、玄壇廟,一直送到江邊沙灘上。隻見大禹搖身一變,變成一條犀牛,頭上長著一支獨角,尖似利刃。然後沿江而下,戳堅石壘山,鏟淤泥為土。大禹走後,塗山女天天站在石坡下,望著大禹遠去的方向,哭泣不止……

光陰荏苒,大禹治水一去就是三年。這天已是黃昏,大禹回到塗山腳下,遠望家門,隻見山洞裏射出一道亮光。啊,塗山女還在等著我哩!他正上岸啟步,耳聽得江水拍打山岩的巨響。回頭一看,上遊疏通了的地方,流水歡暢;但下遊的洪水仍然遮天蔽日。大禹心中一顫:河未全疏通,我怎麼能回家呢?於是,他又變成犀牛,跳入滾滾洪水之中。

大禹剛剛一走,塗山女覺到好生奇怪:怎麼,那咆哮的江水竟變得如此平靜?她飛步跑出洞口,站在山坡上眺望,隻見一頭犀牛正在下遊戳石。她明白了:這就是她的丈夫!塗山女站上江邊的石頭,深情地呼喊:“禹呀!快歸來吧!”

三年之後,大禹將長江的洪水完全治平。他也到了現在的浙江紹興。然後懷著喜悅的心情,第二次回到塗山腳下,隻見穴洞裏仍然亮著燈光,還聽見思念的歌聲。大禹情不自禁地加快了腳步。可是,當他走近自己家門口時,一陣陣山風吹來,對大禹說:“大禹呀,你可知道?你治水的事情傳到了天庭,天帝指令山精水怪搬來一座巫山,又把長江堵塞了,你快去疏通吧!”大禹此時滿腔怒火:“可惡的天帝!任你把千山萬嶺搬來,也阻擋不了我大禹疏河!”他折過身來,毫不猶豫地又離家了。

塗山女聽見洞外傳來熟悉的腳步聲,急忙出門探望,怎麼?腳步聲變成了拱山穿岩的巨響。塗山女又跑到她前次呼喊大禹的地方。說也奇怪,那坡石頭比原先更高了。原來塗山女思念大禹的深情感動了龍王,龍王派神龜蹲在那裏,好讓塗山女登高遠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