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府受了賄賂,便差衙役去把賽華佗抓來。
知府把驚堂木一拍,喝道:“混蛋!見了本府怎不跪下!”
賽華佗冷泠地回答說:“我是個蹺拐兒,膝蓋骨硬啦,從來不跪的。”
知府又一拍驚堂木:“你叫啥名字?從哪裏來的?”
賽華佗說:“我沒有取過名字,不過杭州百姓送我一個外號,叫我賽華佗。從哪裏來,我倒記不靈清啦。”
知府眼睛一轉,就哈哈大笑起來:“好一個賽華佗!虧你自己說得出口!你既有賽華佗的本事,為啥不先把自己的爛腳治治好呀?”
這時,知府隻覺得背脊上有什麼東西在爬動,癢得難熬,急忙伸手到衣裳裏去摸,卻摸不到什麼。隻見賽華佗衝著他哈哈大笑道:“知府大人哪,你真是聰明一世,懵懂一時!世上各行各業顧得了別人顧不了自己的該有多少!蓋屋的為啥住茅草房?養蠶的為啥穿破衣裳?種穀的為啥餓肚腸?管盜賊的官府又為啥要在暗地裏貪贓?這些你怎麼不問一問、管一管呀?”
知府被賽華佗問住了,回不出話來,就把驚堂木拍得震天響,大叫:“掌嘴!把他關進死囚牢裏去!”知府退了堂,覺得背脊上那地方癢得更厲害了,脫去衣裳叫人看看,原來起了個小硬塊。這小硬塊越抓越癢,越抓越大,過了半個時辰,就變成一顆疔瘡,疼得他滾在床上大喊大叫。師爺得知了,進來對知府說:“老爺,我聽說那賽華佗倒真是個治疔瘡的好手哩!叫他來給你治一治吧,等治好疔瘡再辦他的罪也不遲呀。”
知府疼不過,隻得差人到監牢裏去把賽華佗叫來。賽華佗看過知府背脊上的疔瘡,就給他貼上一張狗皮膏藥。
哪知過了一夜,知府背脊上的疔瘡不但不見好,反而越腫越大,爛得流膿流血,隔著三重大門都聞到臭味。知府恨死了,天不亮就差人到牢監裏去把賽華佗抓來,大吼道:“我背脊上的疔瘡疼得更厲害啦,一定是你在膏藥裏放了毒!”
賽華佗說:“不要忙,不要忙,讓我仔細看看疔瘡再說。”說著,便揭起膏藥,細細看了一回,皺皺眉頭說:“這疔瘡口子小,裏麵大,從裏麵爛出來,叫做‘穿心爛’,是無藥可救的。因為你平常做事太狠毒,不講良心,所以得了這個毛病,和我的膏藥毫不相幹!”
聽賽華佗這麼一說,知府又是氣又是急,大叫大喊:“砍他的頭!砍他的頭!”過了一會,他上氣不接下氣,翻翻白眼,就嗚呼哀哉了。
師爺照著知府臨死吩咐的話,給賽華佗安上個“妖道惑眾”的罪名,押赴刑場問斬。
賽華佗被押上刑場的時候,走過他撐大傘擺藥箱的小石橋。周圍的老百姓見他受了冤枉,都圍攏來說長道短,一下子把道路都塞住了。賽華佗朝大家說:“鄉親們啊,官府老爺硬要送我歸天去,我不走也得走啦!”說著,一縱身跳下橋去,“撲通”一聲,河麵上水花四濺,漩渦兒咕嚕嚕轉;忽地冒起一股青煙來。賽華佗站在空中朝人們點頭招手,隨著青煙一直飄上天去了。
人們都說,賽華佗是個神仙。大家忘不了他,四時八節總有人要到這座小石橋去盼望他再回來給大家治病,時間一久,這座小石橋就被叫成“望仙橋”。
◎石人嶺
很早很早以前,杭州還是一片幹涸的海灘。周圍幾十裏內見不著一條小河,也找不到一條小溪。住在這裏的老百姓,每天都要擔著水桶到老遠老遠的地方去挑水。他們光為這點點水就日愁夜愁,從來沒有過上開心的日子。
老一輩有人知道靈隱後山裏有股清泉,因為被一道很厚很厚的石壁擋住了流不出來。多少年來,曾有好些年輕人上山去過,想把那道石壁鑿穿,可是都沒有成功,慢慢地知道的人也就少了。
後村有個小夥子名叫水兒,從小沒爹媽,是跟著他老爺爺長大起來的,從六歲起,他就跟著老爺爺一起去挑水,至今已經整整十五年了。這一天,是水兒二十歲的生日,老爺爺為他下了一大鍋麵,祖孫兩個快快樂樂地過了一天。到了晚上,老爺爺將水兒叫到麵前,把靈隱後山那股清泉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訴了他。水兒聽了高興,緊緊腰帶,捋捋袖子,就去把平時幾個要好的小夥子叫攏來,大家商量著一道上山去鑿石壁,一定要使這股清泉流進村來。老爺爺見水兒有這麼大誌氣,高興得掉下眼淚,連夜準備幹糧,明天一早好讓他們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