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神奇傳說(16)(1 / 3)

第二天,水兒他們一夥十個人,帶著鐵錘、鑿子,準備上山。臨走,老爺爺對小夥子們說:“你們去鑿石壁,要一口氣鑿下去,如果停下來,它又長成原來的模樣,那就白費勁了。還有,當石壁鑿穿的時候,裏麵的一股石漿噴出來,噴在身上會把人凝成石頭的。你們千萬要記住啊!”水兒他們一邊答應,一邊就上山去了。

他們到了山上,馬上就動手鑿石壁。鑿呀,鑿呀,從三月清明鑿到五月端陽,鑿子短了一截,雙手都起了血泡了,那石壁還是沒有鑿通。有四個小夥子說:“也許是老爺爺記錯地方了。這裏哪會有什麼清泉?還是回去用水桶挑吧!”說著就自己回去了。

剩下水兒他們六個,從五月端陽又鑿到八月中秋,鑿子又短了一截,手上結滿了厚繭,可是石壁仍然沒有鑿通。有兩個小夥子說:“一口氣鑿到底,誰知道要鑿到什麼時候呀,家裏也該回去看看啦!”說著說著也回去了。

秋天過去,冬天來了,山上雪落得有半人多深,西北風呼呼叫,像尖刀一般刺人。水兒他們四個一口氣也沒鬆,鑿呀,鑿呀,一直鑿到了第二年春天,杜鵑花開得紅豔豔的時候,那石壁已經鑿進去很深很深了。

這一天是三月三,水兒突然聽見了石壁那邊有汩汩的響聲,他把耳朵貼近石壁一聽,不由驚叫起來:“啊!泉水!這是泉水流動的聲音呀!”大家也都高興得跳起來了。水兒回過頭來向夥伴們說;“你們快點走開,石漿就要噴出來啦!”眼看泉水也要跟著流出來了,誰也舍不得離開那裏。水兒見大家不肯走,急得大叫道:“你們再不跑開,我就停下不鑿啦!”大家聽他這麼說,生怕他真的停下來,弄得前功盡棄,隻得四散跑開。這時水兒打下最後一錘,隻聽得“轟隆隆”一聲巨響,石漿噴了出來,把水兒凝成一個三丈多高的石人!接著,一股清清的泉水,順著山穀汩汩地流下來,流過村子,灌在海灘邊的一塊窪地裏,窪地被灌得滿滿的——這就是現在的西湖。

從此,這一片地方再也不愁沒有水了。水兒鑿過的那座山,後來就叫做“石人嶺”。

◎出雲洞

在明光西北約40裏的石門口西北,有一奇特的自然景觀。山腰石崖上有一道裂縫,寬約一尺,長約七尺,深不可測。裂縫兩邊石壁如煙熏火燒一般,用手擦摸,手上會有一層黑灰。這裂縫中常常冒出黑煙,遠看如雲。每當有黑煙冒出時,天就會降雨,黑煙的濃度、煙雲的大小和雨量的大小成正比。曾有放牛的孩子將鬥笠蓋在裂縫上,冒出的黑煙竟把鬥笠頂於雲上,懸空打轉。這本是一種自然現象,但千百年來老百姓傳說著這樣一個故事。

很久以前,太白金星李長庚在此居住、修煉,山坡上有一石砌的煉丹房。煉丹房裏有四個道童輪流著日夜不停地往丹爐裏添柴,因煉一爐丹需七七四十九個晝夜烈火燒煉,所以還有四個道童終日在山上打柴。據說這丹丸能助人得道,早日成仙,這叫“銀丹”。還有一種叫“金丹”的需煉九九八十一天,這“金丹”能使人長生不老,百病不侵。

四個燒火的道童中有年齡稍大一點的叫青牛。這青牛久有成仙的欲望,雖然他每日隻輪一班,但一有時間他就往丹房跑,督促其他師弟劈柴、抱柴、加柴,有時也幫著幹。李長庚見青牛如此勤奮,心裏很高興,就叫他負責丹房事務,從此青牛更是賣力,累活、重活他全包下了,其他小師弟都喜歡他。眼看四十九天已到,丹房停火出爐取丹,青牛當著師傅的麵將一粒粒山楂大小的丹丸裝進丹葫蘆裏,五十粒一顆不少,蓋上蓋子又手捧獻給李長庚。豈不知青牛用心良苦,在裝最後一粒丹丸時,他將早就準備好攥在左手一粒與丹丸大小、形狀差不多的石子裝進丹葫蘆裏,瞞過了師傅。

青牛偷偷服用了丹丸,隻覺渾身暖流湧動,精力陡漲,力量猛增,整日忙碌,從無疲勞的感覺。青牛內心高興,但表麵上仍裝著若無其事,幫師傅修整丹爐,準備煉製那九九八十一天才能成丹的“金丹”。李長庚也十分滿意這個徒弟,許下願說:“待在王母娘娘的蟠桃會上獻了銀丹和金丹,回來後正式教你誦經修煉,日後助你成仙。”青牛趴在地上連連給師傅叩頭,千恩萬謝。

李長庚算好了日子,很快開爐點火煉製金丹。石門山上本來樹木就不算多,煉製金丹要燒掉大量木材,近處樹木砍完了,就需跑很遠的地方砍。漸漸地四名砍柴的道童每天砍的柴勉強夠當天用,要是遇上天陰下雨,丹房無備用幹柴,丹爐熄了火,那可誤了大事了。四個砍柴道童同時向師傅稟報,李長庚也正擔心這個問題,因為丹房至少要備七天幹柴,才能保證爐火不斷。李長庚問青牛是否需要再找樵夫來幫忙,青牛說不用,他可每日晚上幫著燒火,白天幫助砍柴。因青牛服用過銀丹,已非一般人,他有用不完的力氣,一人能頂十人,從此,他白天打柴,晚上燒火,丹房裏堆滿了備用的幹柴。四個砍柴的道童也把青牛當成大哥哥一樣看待。李長庚對青牛也更加信任。他知道如果向王母娘娘推薦青牛,王母娘娘一定會同意青牛修煉日後上天堂,所以早早晚晚也有意地開始教青牛打坐、誦經等入門基本功夫。青牛記憶力非凡,什麼事一遍就不忘,李長庚對這個徒弟越來越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