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神奇傳說(16)(2 / 3)

九九八十一天已到,又是熄火、停爐、取丹了。青牛仍老招再用,瞞過師傅,取了一粒金丹。青牛服用後更是功力倍增,一個人偷偷進山試功,竟有騰雲駕霧之能。

在王母娘娘的蟠桃會上,太白金星李長庚帶著煉好的仙丹,誇誇其談這銀丹、金丹之妙用和功力,出盡了風頭。王母娘娘聽了十分高興,順手打開金丹葫蘆蓋子倒出一粒,剛要往嘴裏放,身旁的赤腳大仙說了句:“怎麼像是石子?”王母娘娘注意一看,不錯,是一粒石子,不由將臉一沉,問太白金星道:“這是怎麼回事?”李長庚取過一看,確實是石子。眾仙哈哈大笑。太白金星李長庚無地自容,再倒出其它丹丸,粒粒是真。又倒出銀丹,也發現一粒石子。他把銀丹和金丹再獻於王母娘娘,此時,王母娘娘興致已過,順手遞給了身邊的宮女。

太白金星李長庚在蟠桃會上遭到眾仙的嘲笑,心裏氣憤,他掐指一算,是青牛所為,氣不打一處來。回到煉丹房,即派人叫來青牛,青牛料定他偷丹之事師傅早晚會知道,原準備逃走的,可他知師傅能掐會算,逃到哪裏,師傅都能找到,那必死無疑。不如長跪請罪,也許師傅念平日之情會放過一馬。青牛聽說師傅叫他,連滾帶爬來到師傅麵前,撲嗵一聲跪倒在地。太白金星李長庚一邊數落,一邊罵著,越說越氣,揚起手中拂麈要劈死青牛。站在一旁的三個燒火道童和四個砍柴道童一齊跪下替青牛求情。李長庚轉念想道:這青牛也還不錯,為人也還算誠實,隻是得道心切。算了,留他一命吧!李長庚盯住手中的拂麈,長歎一口氣說:“青牛呀,你就變成一條青牛吧,從今要勤勤懇懇,誠實悟道,千年後天宮再見。”隻見麵前的青牛真的變成了一條牛,兩眼還流著後悔的淚,一步一回頭地走了。

日後,這青牛成了老子的坐騎。有一日,老子騎青牛路過石門山時,青牛想起偷吃仙丹師傅被貶罰為牛。但畢竟還是師徒一場,青牛就拚命向山上跑,氣得老子真跺腳,這一跺腳,竟在一塊大石頭上留下了一個大大的腳印。

太白金星李長庚獻給王母娘娘的那49顆銀丹和49顆金丹後來被王母娘娘服用了,確實是仙丹。王母娘娘想起蟠桃會上冷落李長庚,有點後悔,便派人把李長庚招上天宮,專門煉製仙丹。李長庚走後,丹房也倒塌了,由於餘火未熄,仍在冒著陣陣黑煙。後來連瓦礫都不見了,丹房處長出了山,但那餘火還在燃燒,有時還冒出黑煙。遠遠望去,團團黑雲從洞中湧出,因此,當地百姓把它叫做“出雲洞”。

多少年過去了,洞口變小了,隻留下一道不寬的裂縫。但老百姓仍叫它“出雲洞”。在出雲洞和石門口之間,當年老子留下的那個腳印卻隨石頭越長越大。

◎望娘灘

許多年以前,川西平原鬧天旱,旱得多厲害呀!樹木枯死了,禾苗焦黃了,水田旱裂了口,堰塘旱現了底,天天都是一輪火紅的太陽照著大地。

在靠近小河的村邊上,住著一戶姓聶的人家,屋頭隻有一個四十多歲的母親,大家喊她聶媽媽;一個十四五歲的兒子,名叫聶郎。他們雖說租種著幾鬥糧的土地,但不夠吃,聶郎就在外麵打柴、割草來貼補。聶郎很直爽,又能吃苦耐勞,肯幫助別人,又聽母親的話,村子裏的小朋友都跟他很合得來。大家稱讚聶郎是個好孩子。

有一天,公雞才叫頭遍,聶郎照例把背篼背起出去割草。他朝著赤龍嶺走去,邊走邊想:昨天遇見長生,他說周員外家裏,有人送了一匹雪花馬,一天能走千裏,周員外喜愛得很,要村子裏的人割青草去喂。他心在想事,不覺已翻過了赤龍嶺。

赤龍嶺山腳叫化龍溝,往年在發春水的時候,魚蝦很多,溝邊常常長滿綠色的水草,現在卻變成了亂石壩。聶郎歎了一口氣,正想到別的地方去,忽然看見一團白影子,在土地廟背後一閃,聶郎吃驚地說:“噫,白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