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神奇傳說(18)(2 / 3)

牛郎織女喜結良緣後,男耕女織,互敬互愛。兩年後,織女生下一男一。然而天帝聞知織女下嫁人間,勃然大怒。七月初七,王母奉旨帶著天兵天,捉了織女,悲痛欲絕的牛郎在老牛的幫助下,用蘿筐挑著兒女追上天去。眼看追上了,王母撥下金簪一劃,牛郎腳下立刻出現一條波濤洶湧的天河。

肝腸寸斷的織女和挑兒女的牛郎,一個在河東一個在河西,遙望對泣哭聲感動了喜鵲,霎時無數的喜鵲飛向天河,搭起一座鵲橋,牛郎織女終於可以在鵲橋上相會了,王母無奈,隻好允許牛郎織女每年的七月初七在橋上相會一次。

◎元宵節的傳說

傳說在很久以前,凶禽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和牲畜,人們就組織起來去打它們,有一隻神鳥困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地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後十分震怒,立即傳旨,下令讓天兵於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人畜通通燒死,房屋財產統統燒光。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著生命的危險,偷偷駕著祥雲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了人們。眾人聽說了這個消息,有如頭上響了一個焦雷,嚇得不知如何是好。過了好久,才有個老人家想出個法子,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裏張燈結彩、點響爆竹、燃放焰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

大家聽了都點頭稱是,便分頭準備去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三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心中大快。人們就這樣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財產。為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懸掛燈籠、放焰火來紀念這個日子。

另一個傳說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後之子劉盈登基為漢惠帝。惠帝生性懦弱,優柔寡斷,大權漸漸落再呂後手中,漢惠帝病死後,呂後獨攬朝政,把劉氏天下變成了呂氏天下,朝中老臣、劉氏宗室深感憤慨,但都懼怕呂後殘暴而敢怒不敢言。

呂後病死後,諸呂惶惶不安,害怕遭到傷害和排擠。於是,在上將軍呂祿家中秘密集會,共謀作亂之事,以便徹底奪取劉氏江山。

此事傳至劉氏宗室齊王劉囊耳中,劉囊為保劉氏江山,決定起兵討伐諸呂。隨後與開國老臣周勃、陳平取得聯係,設計解除了呂祿兵權,“諸呂之亂”終於被徹底平定。

平亂之後,眾臣擁立劉邦的第二個兒子劉恒登基,稱漢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京城裏家家張燈結彩,以示慶祝。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鬧元宵”。

◎三月街的傳說

很久以前,洱海邊上住著許多漁民,他們每年都要給官家交納很重的漁稅,過著十分貧苦的生活。漁民中有個姓趙的老漁翁,膝下單生個兒子,名叫阿善。阿善生性勤快勇猛,是有名的青年水手。他長成人以後,老漁翁想為他選個稱心如意的媳婦。他和兒子提了好多次,但每次總被阿善把話岔開了。原來,阿善早就有了心上人。

事情是這樣的:有一天阿善出海,可是打了一整天魚,直到入夜都一無所獲。他餓著肚子劃著小船,在海上轉來轉去,心想,“今晚沒有吃的不要緊,可明天哪來的銀子交給官家呢?”

阿善左思右想,最後還是下定決心,今晚打不到魚,決不回家。他撒了一網又一網,網中總是空蕩蕩的。待到他撒到六六三十六網時,突然覺得這一網與別網有些不一樣,拉到船邊仔細一看:啊,原來是一尾小紅魚,在網中閃閃發光哩。他捉了小紅魚,便劃船靠岸回家去。當他還未走出十步路,手中的小紅魚突然跳到地上,變成了一個舉止端莊、容貌美麗的年輕姑娘。她說:“阿善哥,你莫見怪,我原是洱海龍王的三公主,我知道你忠厚、勤勞,每天風裏來,雨裏去,在海上打魚。我願意做你的妻子,你願意嗎?”

阿善既驚奇又高興,就一口答應下來,約定來年農曆八月十五去迎親。三公主便回龍宮去了。

從此,可善的心裏有個三公主,老漁翁想選個稱心的媳婦,可善後來就把和三公主定婚的事,原原本本地告訴了父親,老漁翁連連點頭,也同意了這門親事。

到了農曆八月十五晚上,阿善劃著小船,出發到預定的海麵上,隻見月光分外明亮,洱海風平浪靜。三公主隨著一陣悠揚的樂聲,從海子裏冉冉升上來。可善急忙把她扶到船上。小兩口雙雙劃起槳,便回家去了。老漁翁見到三公主,自然十分高興,一家人生活得很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