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宗敏等人首先發言表態,這其中表現出來的微妙情緒,李自成也是心知肚明的,義軍之中的首領的軍官,曆來與謀士就不是很合拍,這也是自尊心作怪,首領和軍官率領軍士在戰場上廝殺,腦袋是掛在褲腰帶上麵的,比較起在後方的謀士,心理肯定是不平衡的。
再說顧君恩與牛金星等人有所不同,同樣是謀士,顧君恩是參與到廝殺之中的,故而在義軍之中是真正受到擁戴的。
當然身為義軍的主帥,李自成不會是這樣的看法,他知道讀書人的重要性。
“牛先生,宋先生,你們是什麼建議。”
李自成親自開口詢問,顯然是抬升了牛金星和宋獻策的地位。
牛金星稍微沉吟了一下。
“闖王,在下和宋兄都認為,有關義軍下一步發展的計劃,應該做出一些調整。”
牛金星的回答,讓李自成稍微愣了一下,他本來以為牛金星和宋獻策是反對義軍以劫掠的方式籌集糧草的,想不到兩人沒有反對這一點,看樣子兩人也認為目前的情況之下,義軍沒有其他的辦法能夠籌集到糧草了。
“義軍下一步的發展,在下認為不應該留在南陽府城,洛陽府城的失陷,已經是深刻的教訓,南陽府城距離洛陽府城不到六百裏地,若是官軍采取突襲的方式,義軍是難以應多的,更何況義軍目前缺糧,籌集糧草必然會引發一些衝突,這讓義軍在南陽立足顯得困難。”
李自成頻頻點頭,其實他內心想到的也就是這一點,義軍所謂的籌集糧草,其實就是劫掠,一旦開始,那麼與百姓之間的關係必定惡化,義軍也就失去了在南陽立足的基礎,加之官軍已經表露出來集中兵力於河南的趨勢,就連鄭家軍都參與到作戰之中,繼續堅守南陽和汝寧等地,有可能遭遇到更加危險的戰鬥和廝殺。
“牛先生認為義軍下一步該往什麼地方發展。”
“在下認為,義軍還是要拿下襄陽府城,官軍集中到河南,湖廣、四川等地的守備必定是薄弱的,義軍索性跳出河南,進入到湖廣發展,而且襄陽是魚米之鄉,對於義軍的糧草籌集來說,方便很多。。。”
牛金星說完之後,劉宗敏等人沉默了,事實擺在眼前,他們不好做更多的辯駁,實際上義軍下一步如何的發展,他們壓根就沒有想過。
李自成沒有馬上做出決斷。
眾人離開之後,李自成陷入到沉思之中,應該說義軍的根在北方,準確的說在陝西、山西以及河南一帶,要離開這些地方,進入到湖廣和四川等地發展,不是嘴上說說那麼容易的,當年張獻忠率領大軍進入四川的夔州,差點全軍覆沒,自己率領大軍和張獻忠在夔州會和,也差點葬身播州,故而想著進入湖廣和四川等地,需要特別謹慎。
留在河南,也有很大的問題,畢竟鄭家軍已經進入河南,若是遭遇到鄭家軍的全麵圍剿,義軍的前途堪憂,從籌集糧草的角度出發,襄陽肯定是上選。
李自成甚至想到了尚在衛輝府等地的張獻忠,不知道張獻忠得知鄭家軍進入河南的消息,會做出什麼樣的反應,是繼續堅守衛輝府等地,還是轉入到山西作戰。
義軍在南陽府籌集糧草,尚需要幾天的時間,籌集到糧草才是最為重要的事情,至於說下一步的行動,可以稍微緩一緩,仔細思索之後做出決定。
商議結束之後,牛金星和宋獻策的情緒也不是很高,他們明顯感受到了劉宗敏等人的輕視,俗話說得好,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可他們身在義軍之中,若是得不到義軍諸多軍官的支持,前途也是渺茫的,僅僅有闖王的器重,根基不穩。
義軍下一步朝著什麼地方發展,牛金星和宋獻策在撤回南陽府的路上,就商議過好幾次了,提出朝著湖廣的方向發展,是他們慎重思考得出的結論,義軍的發展已經進入到關鍵時刻,這個時候正確的發展方向是至關重要的,若是走錯一步,義軍就可能麵臨滅頂之災,從這個大局來說,牛金星和宋獻策是不會有任何保留的。
他們不知道李岩的情形如何了,現在想來,當初對李岩的算計,其實也算計到自己的身上了,不管怎麼說,李岩和他們一樣,都是讀書人,關鍵時刻相互之間還能夠互相關照,可李岩生死不明,讓他們的力量大打折扣,也讓闖王的態度發生了微妙的改變。